不只是交響樂,從配角晉升為主角,古典樂的華麗變身之路《古典樂小史》 - MUSICO

不只是交響樂,從配角晉升為主角,古典樂的華麗變身之路《古典樂小史》

1
4,014
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而古典樂的魅力更是歷久彌新,跟著《古典樂小史》一起進入西洋音樂史的世界吧! 對現代人來說,提到西方古典樂,幾乎直接與18-19世紀的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蕭邦等人畫上等號,但廣義來說,古典樂可追溯到兩千年前,當時古希臘人就已將音樂定義為一門學問,也曾被納入奧林匹克的藝術競賽。

現今大家在音樂會聆聽的交響樂所看到的管弦樂團,在最初並非單一的形式出現,較像是主題的輔助。早期的音樂只為宗教服務,是歌劇與舞蹈的配角,是為戲劇營造氣氛的伴奏,到了十八世紀後半,「提到古典樂就是交響曲」的時代終於來臨了!無法說話的樂器集體演奏的「交響曲」逐漸成為主角,演奏交響曲的管弦樂團才逐漸成為主角大放光芒,譜寫出偉大作品的作曲家們也因此名垂青史。

管弦樂團(Orchestra)的語源必須追溯至古希臘。由來是合唱團在演出希臘悲劇的圓形劇場中心(下圖半圓形的部分)載歌載舞、彈奏樂器,這個劇場中心就叫「Orchestra」。一六〇〇年時,佛羅倫斯出現了模仿希臘悲劇的歌劇,負責為歌劇伴奏的樂隊集中在古希臘劇場中的「Orchestra」位置,於是樂團就演變成以「Orchestra」來稱呼了。

一般的管弦樂團以指揮為核心,在到現代之前,管弦樂團於十七至十八世紀半葉的「巴洛克」時代,確立了「弦樂+雙簧管+低音管」的編制,當時有許多新樂器問世,舊樂器也不斷加工、改良,連指揮家的站法都經過各種變遷,有段時間指揮還是被樂團包圍起來的。 到了浪漫樂派時期,管弦樂使用的樂器更加豐富,演奏人數也超過一百人,像現在一樣面對樂團、背對聽眾指揮,據說是在浪漫樂派以後才定型的。 作者旁徵博引,從古典樂的歷史、流派、各種樂器的特色談到重要的音樂家與其作品、生平,更佐以豐富的照片、畫作,讓人伴隨著世界史認識古典樂之豐富內涵與精采故事。

最新新聞

邵恩_900x600

【MUSICO特別報導】一場關於生命、情感與文化的對話:《悲喜同源》邵恩&TCO——專訪指揮家邵恩、小提琴家魏靖儀

15
192
2025.04.02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音樂,能訴說無聲的情感,也能映照生命的流轉起伏。 指揮家邵恩將攜手臺北市立...詳全文
台北愛樂歌劇坊─雷哈爾《風流寡婦》(左)音樂總監暨指揮-邱君強 (左至右)聲樂家─宮天平、凌孟汶、林蕭淳顄、林政勳 (右2)鋼琴─陳慧宇 (右)導演─陳昶旭_

台北愛樂歌劇坊─雷哈爾《風流寡婦》穿梭古今 引領觀眾重回巴黎美好年代

0
60
2025.04.02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究竟雷哈爾《風流寡婦》劇中藏有什麼流量密碼呢?距今約120年前(1905年12月...詳全文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代理團長林麗如(左)與新任團長歐陽慧剛(右)交接印信,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中)監交。_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新任團長歐陽慧剛 盼啟動國際化與教育深耕願景

1
68
2025.04.0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新任團長由實踐大學音樂學系教授歐陽慧剛接任,今(1)日...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