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E小調雙重協奏曲》最初是1911年布魯赫寫給演奏單簧管的兒子馬克思(Max Felix Bruch, 1884-1943)及中提琴家威利(Willy Hess, 1859-1939)的作品,後來布魯赫又將此曲的單簧管改給小提琴演奏。此曲的三個樂章均採用了瑞典民謠《喔,韋姆蘭,你真美麗!》(Ack Värmeland Du Sköna),溫暖動人但又帶點鄉愁的旋律,帶出了純粹的美好。「因為音色相近,中提琴在管絃樂團裡時常和單簧管一起演奏。」許哲惠表示:「小提琴的音色比較突出,有時候為了配合小提琴明亮的音色,中提琴在音色控制和音準拿捏的調整上其實難度也提高了。」鄭澤勳也分享:「這首協奏曲就像是小提琴和中提琴私密的對話,除了自己在家練習外,需要與另一位獨奏家以重奏的觀點,共同發展音樂上美感的一致性。」
▲中提琴家許哲惠(圖|台灣絃樂團 提供)
不同於堅守傳統的布魯赫,巴爾托克的音樂自百家爭鳴的時代中誕生。除了巴赫(J. S. Bach, 1685-1750)、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等被後世崇敬的作曲家,他也深受德布西(C. Debussy, 1862-1918)、荀貝格(A. Schoenberg, 1874-1951)、史特拉汶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等持續做出改革的作曲家們影響。此外,在國族主義的浪潮下,巴爾托克也投入於東歐民謠的採集和分析。在新穎的創作技法下,他的音樂同時根植於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的民間音樂上。傳統與創新融合的豐富色彩,使巴爾托克的音樂別具一格。在1939年創作的《嬉遊曲》中,他運用了巴洛克時期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裡獨奏群及合奏群的編制差異,為作品的音響做出鮮明的層次。色彩及韻律上則體現了民間音樂和現代主義的影響,有時令人感受到鄉村舞蹈般輕快詼諧的氣質;有時詭譎怪誕的聲響又令人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