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特別報導】超凡天才眼中的拉赫瑪尼諾夫——專訪鋼琴家史蒂芬.賀夫 - MUSICO

【MUSICO特別報導】超凡天才眼中的拉赫瑪尼諾夫——專訪鋼琴家史蒂芬.賀夫

13
3,426
2023.05.19|採訪‧文/李育潔

6月10日星期六晚間七點半,國家交響樂團(NSO)將與榮譽指揮呂紹嘉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兩位俄羅斯音樂巨擘的經典作品。除了蕭斯塔科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帶有悲劇色彩的《C小調第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以及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如泣如訴的《無言歌》(Vocalise, Op. 34),此次音樂會更邀請到鋼琴家史蒂芬.賀夫(Stephen HOUGH)合作演出拉赫瑪尼諾夫的《G小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inor, Op. 40)。


▲指揮呂紹嘉(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賀夫是當代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他不但是知名的鋼琴家,在作曲、寫作和學術研究上也有卓越的成果。英國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將賀夫評為二十位「在世博學家」(Twenty Living Polymaths)之一。此外,2001年賀夫也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麥克阿瑟獎金(MacArthur Fellowship)的古典音樂演奏家。該獎金被外界稱為「天才獎」(Genius Grant),除了成就紀錄,更在意獲獎人的獨創性、視野及潛力。由此我們也可以想見,賀夫的貢獻受到各界的認同。

在錄音上,賀夫亦有驚人的成績,除了是各唱片大獎的常勝軍,他的作品也是市場上的銷售寵兒。2004年,賀夫於音樂會現場完整錄製拉赫瑪尼諾夫的四首鋼琴協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The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此錄音2005年一出版,隨即成為海伯利安(Hyperion)唱片公司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唱片,並被BBC音樂雜誌如此評論:「在眾多一流的拉赫瑪尼諾夫錄音中,這個音樂會錄音完全脫穎而出。」



藉由這次音樂會的演出曲目,MUSICO有幸提前採訪鋼琴家賀夫,希望能將他眼中的拉赫瑪尼諾夫分享給讀者。

Q: 您和拉赫瑪尼諾夫同樣都身兼鋼琴家及作曲家的身份,對此您有什麼觀察?

A: 我喜歡拉赫瑪尼諾夫以他為鋼琴作曲的方式演奏音樂的感覺。也就是說,讀他的鋼琴譜,你可以知道他是如何彈鋼琴的;聽他的演奏錄音,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他這樣創作。當然,許多有在創作鋼琴曲的鋼琴家也是如此,包含我自己。

Q: 您覺得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有什麼特殊之處?

A: 我喜歡拉赫瑪尼諾夫的對位技法(Counterpoint)。不同於巴赫(J. S. BACH, 1685-1750)那種將每條旋律線以同等地位下去發展的對位,拉赫瑪尼諾夫的對位建立在和聲基調及音色上,為音樂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大家常認為拉赫瑪尼諾夫很會創作旋律,但假使他沒有以和聲來推動這種對位手法,他筆下的旋律就不會那麼精彩了。

Q: 您在詮釋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時,有沒有什麼獨到的堅持?

A: 很難一言以蔽之,但我曾在我的書中寫過,他音樂中有一種「俄羅斯式漸強」(Russian crescendo),對我來說是他作品裡的基本方言。「俄羅斯式漸強」的概念是,當樂譜上出現漸強記號,其實代表整個音樂的動態是在下降的,而這對於樂句的塑造有很大的影響。當然,在演奏他的作品時,節奏和彈性速度的掌握也很重要。此外,要如何使他作品中大量的和弦聽起來不一樣?要如何讓每個音符有細緻的差別?這些也會影響音樂的結構。

Q: 您曾經在2004年,於音樂會現場錄製過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全集,您怎麼回顧那次的經驗?那次經驗帶給您什麼影響?

A: 那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計畫!有很多壓力和事務要處理......但當我回顧過去,我是非常喜歡那次經驗的。在音樂會現場錄製這套曲目,我想到現在仍然是罕見的。但我認為,現場錄這些協奏曲為我的表演帶來一定的活力。因為我感受到這些音樂是為了與音樂廳的觀眾建立情感聯繫而創作的作品。

Q: 這次演奏《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您有獲得什麼新的啟發和感受嗎?

A: 每次我演奏一首曲子,無論是第一天、第二天,還是第二年,我都在重新認識作曲家,與他們再次交上朋友。我盡可能回到原始狀態讀譜,並試圖透過演奏向觀眾展示樂譜。我並沒有分析自己是否獲得了新的啟發,但我希望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我永遠都會透過音樂訴說新的東西。

Q: 您覺得《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拉赫瑪尼諾夫其餘的協奏曲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A: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比其他協奏曲悲傷。我認為這是一首相當私密的作品。透過這首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這位作曲家在後台的樣貌,而不是他在觀眾面前的形象。在這首協奏曲之前,拉赫瑪尼諾夫創作了他的《音畫練習曲》作品39(Études-Tablequx, Op. 39)。這兩部作品的創作時間大約間隔了十年。這段期間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俄羅斯革命、爵士樂發展、婦女的投票及就業的人權運動、家庭電力的供給……這是社會變革快速的驚人時刻。在美妙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中,有種不安和疏離感油然而生。拉赫瑪尼諾夫試圖以音樂“與時俱進”,創作出與同胞普羅科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和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一樣“現代”的作品。然而,他的老風格卻依舊存在著。 無論是演奏還是聆聽這部傑作,都讓人感受到無比的辛酸。在某些方面,這可能是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中,我最喜歡的一首。

相較於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賀夫此次訪臺演出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是臺灣觀眾比較不熟悉的作品。賀夫對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有深入的研究,這次與NSO合作演出相當難得,絕對是樂迷朋友不容錯過的聽覺饗宴。


▲主圖 鋼琴家史蒂芬.賀夫(credit Sim Canetty-Clarke|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NSO國家交響樂團《呂紹嘉與史蒂芬.賀夫》

0610NSO呂紹嘉與史蒂芬賀夫_2085x793

最新新聞

5D3B7011_

【MUSICO特別報導】穿梭書香音符間——國樂&歌劇《時光飛行書店》2025桃園市國樂團新春音樂會

20
864
2025.01.17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桃園的某處街角,座落著一家小小的書店,各式各樣的書本在這裡流通,形形色色的人們在...詳全文
jtgmm1641283568537

【MUSICO特別報導】天際線上的爵士夢——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 20周年音樂會

21
1,828
2024.12.26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縱橫臺灣的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滿20歲了!自從2003年成立以來,S...詳全文
梅第扬6

【MUSICO特別報導】在舞台上,我可以不是梅第揚,因為我成為音樂的一部分!

13
1,658
2024.12.11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英國音樂除了有高貴、優雅的氣質,帶有民謠感的旋律及獨特的和聲色彩,彷彿帶聽者看見...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