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採訪‧文/
陳佩珊
享譽國際的知名單簧管演奏家查爾斯・奈迪希 (Charles Neidich) 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之邀,即將於11月6日及11月13日接續進行【2022 TSO名家系列】與【2022 TSO室內沙龍】兩場演出,分別與指揮家林望傑領銜的TSO帶來經典的莫札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作品622》,以及與TSO獨奏家合作演出布拉姆斯、浦羅柯菲夫、張玉慧與奈迪希本人所創作的多首室內樂作品,為疫情過後的臺灣樂壇增添豐富色彩,重回藝術圈繁盛熱絡的往日景象。藉由本次專訪,我們得以透過奈迪希的角度,為觀眾深入介紹這兩場音樂會的特色。
查爾斯・奈迪希為俄羅斯和希臘混血的紐約人,父親是他的單簧管啟蒙老師,母親則是教他彈鋼琴。即便奈迪希從小就活躍於音樂領域,但他選擇在耶魯大學研究人類學,而非音樂院學習。1975 年,他成為第一個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 (Fulbright Grant) 赴前蘇聯學習的美國人。隨後奈迪希贏得了許多大賽的肯定,包括德國慕尼黑ARD大賽 (1982)、瑙姆堡大賽 (Walter W. Naumburg Competition, 1985) 等,將他帶往國際獨奏家的地位。此外他身兼音樂院教授、作曲家與指揮的身分,出色的成就從他廣泛精通逾200首的獨奏曲目可見,當中不乏為許多頂尖當代作曲家,如巴比特 (Milton Babbitt, 1916-2011)、卡特 (Elliott Carter,1908-2012)、丹尼索夫 (Edison Denisov, 1929-1996) 等人所首演的作品,以及受他啟發而譜寫、或是奈迪希本人改編自聲樂、器樂作品的曲目。
除此之外,身為古樂器 (period instrument) 演奏的實踐者,奈迪希也是最早以即興演奏古典協奏曲中的華彩片段和裝飾音的音樂家之一,透過歷史文獻的考證解讀,使用莫札特時期的巴塞單簧管 (basset clarinet) 來重現莫札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讓觀眾可以更貼近欣賞到作曲家的風格。這首作品對奈迪希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他表示:
「這首作品無論對我還是所有單簧管演奏家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儘管在它之前也有單簧管協奏曲,但莫札特A大調協奏曲是第一首為單簧管確立獨奏樂器地位的協奏曲。在協奏曲中,莫札特開發了單簧管的技術和表現力的可能性,並為後世訂下協奏曲的框架。」
然而更加獨特之處在於莫札特是為當時一個具有擴展低音域且特殊形狀的樂器而寫,在當時,一般的單簧管沒有完整的低音域,這也限制了樂器本身表現的可能性。然而當時著名的維也納樂器製造商 Theodore Lotz 設計了一種樂器,我們現在稱之為 A 調巴塞單簧管 (basset clarinet),它比一般單簧管有著更低的音域,也可以演奏所有半音,同時也因為特殊的造型賦予它獨特的音色。莫札特的好朋友,也是單簧管演奏家安東・史塔德勒 (Anton Stadler, 1753-1812) 在首演此作品巡迴期間,這個新發明的樂器連同協奏曲樂譜手稿竟消失了〔註〕,十年後這首協奏曲重新問世,但是以普通 A 大調單簧管的版本出現。奈迪希說:
「我很早就對莫札特的創作構想很感興趣,並著手嘗試恢復原始的版本,因為在原版中有著更豐富的面向。對我而言,它不僅僅只是單一樂器的協奏曲,反而是與歌劇有著更緊密的關聯,巴塞單簧管彷彿扮演著莫札特歌劇中為不同音域所寫的各種角色,這樣靈活令人驚奇的創作可說是空前絕後!」從 2005 年起,樂器製造商 Jochen Seggelke 開始與奈迪希合作,專門為他打造仿安東・史塔德勒的巴塞單簧管來演奏,這也為他贏得了獨一無二的音樂地位。對於這首演出不下百次的作品,奈迪希至今仍保持著新鮮感,他認為:
「這是對這首偉大協奏曲的致敬,無論我演奏多少次,我都可以從中發現無與倫比的美,並被它的創造力所折服。」
▲圖 樂器製造商 Jochen Seggelke 專為查爾斯・奈迪希打造仿安東・史塔德勒的巴塞單簧管(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除了具代表性的單簧管協奏曲外,在另一場室內沙龍音樂會中奈迪希也不藏私地帶來非聽不可的重量級曲目,除了與TSO獨奏家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為弦樂四重奏與單簧管所創作的重要作品《單簧管五重奏,作品115》外,奈迪希將帶來浦羅柯菲夫作品編號94的奏鳴曲,原始版本為長笛與鋼琴的編制,由於動聽的旋律於首演隔年亦改編給小提琴與鋼琴演奏,奈迪希因為從小就聽過母親和優秀的小提琴家 Sophia Pimenides 排練這首曲子,對於改編此作品他產生了特別的想法:
「我編曲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單簧管可以為作品增添整體的效果。單簧管具有明顯的強弱對比及豐富的表現力,我認為它可以在這首奏鳴曲上盡情發揮,完全體現作曲家的本質,此外也可以帶出作曲家在二次大戰間被疏散到彼爾姆 (town of Perm) 時的那份強烈情緒與感受。編曲讓我有機會為浦羅柯菲夫豐富多彩的樂曲貢獻我自己的詮釋創造力。」
此外奈迪希也安排了一首自己在2013年的作品《螢火蟲》,牠們短暫卻輝煌的一生為他帶來啟發,就如同作品從一開始的試探之後,慢慢升溫到幾乎快要爆炸,又隨即消失在一片虛無之中,奈迪希說:「我希望將這些想像與意境留給現場觀眾。」
身為當代成功音樂家的典範,奈迪希始終在演奏與教學中保持著積極活躍的態度,他認為:
「音樂家也必須是教育者,不僅要激勵後代的藝術家和音樂家,而且要灌輸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和熱愛,我相信這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我必須說,教學使我能夠不斷精進自己的演奏。我認為教育和演奏是相輔相成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表演者。」
最後奈迪希說出對臺灣的印象:
「我是臺灣的忠實粉絲,我有一些臺灣的好同事和朋友,還有幾個很棒的臺灣學生。我超愛臺灣人所展現的那股溫暖和活力,還有,臺灣的食物絕對美味!」
〔註〕雖然安東・史塔德勒告訴莫札特的遺孀樂器和手稿被偷了,但她懷疑安東・史塔德勒可能把它們拿去賭輸了。
▲主圖 身兼音樂院教授、作曲家與指揮身分的單簧管大師查爾斯・奈迪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11/06 【2022 TSO名家系列】永恆的音樂告白-林望傑&奈迪希
11/13 【2022 TSO室內沙龍】布拉姆斯的微笑—奈迪希與TSO獨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