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封藏半世紀的浪漫告白曲: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殷巴爾、杜梅與TSO - MUSICO

【熱門話題】封藏半世紀的浪漫告白曲: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殷巴爾、杜梅與TSO

7
414
2025.04.17|發稿單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備受讚譽的大師系列音樂會,將於2025年迎來首場演出,盛大呈現桂冠指揮殷巴爾與法國小提琴大師杜梅的再度聯袂。這對長期合作的音樂夥伴,將共同詮釋巴爾托克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觀眾有幸聆聽被譽為「當代最偉大小提琴家之一」的杜梅,以細膩且充滿張力的詮釋,深入展現這部作品中錯綜複雜的情感與技術挑戰。此外,音樂會的第二首選曲為蕭斯塔科維契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這部作品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更擁有極為強烈的音樂張力。在作曲家逝世的五十週年,將由當今蕭斯塔科維契音樂的詮釋權威——殷巴爾大師,賦予此曲無窮的能量,並帶領TSO將其深邃的音樂內涵與情感張力,完美呈現給當代聽眾。

本場音樂會焦點之一為巴爾托克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為該作曲家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曲不僅擁有豐富的音樂語言,還隱含著特殊的創作契機——一場苦澀的告白。1908年,26歲的巴爾托克,懷抱著對音樂的理想與對愛情的憧憬,為心愛的匈牙利小提琴家斯特菲.吉爾(Stefi Geyer)創作了這部作品,試圖以音符向她表達他深厚的情感與盼望。這首協奏曲原本是巴爾托克向吉爾的深情告白,然而吉爾並未回應這份感情,並且拒絕了演奏這部作品的邀請。

▲年輕時期的巴爾托克與吉爾(圖|Hungarian Conservative/Dol's Magazine)

沉默的厚重樂譜存放在吉爾的抽屜裡,如同一疊封藏的情書,這部作品未能在當時的音樂界獲得應有的關注。一直到五十年後,巴爾托克與吉爾都已離世,這首協奏曲才有了第一次的演出,隨著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等著名小提琴家的詮釋,這部協奏曲更是逐漸地被廣泛認識,並成為巴爾托克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它被視為20世紀音樂中一個充滿情感民族色彩的珍貴作品,展現了作曲家早期對匈牙利音樂的獨特處理以及其音樂語言的深刻表達。尤其是在旋律與節奏的處理上,他積極融入了匈牙利民間舞曲的元素,這一點在第二樂章中尤為明顯。第一樂章則帶有濃厚的浪漫色彩,通過優美的旋律描繪愛人之美。

▲巴爾托克聽取留聲機上的民歌錄音(圖|巴爾托克檔案館)

分析巴爾托克一生的音樂風格,他的早期創作深受浪漫主義晚期影響,風格上可見布拉姆斯、李斯特與理查.史特勞斯的痕跡。然而,隨著他開始進行民間音樂的採集,這些經驗逐漸滲透進他的作品,音樂中開始融入民歌曲調與和聲,並展現出強烈的民族特色。在和聲與節奏的處理上,他的音樂既保留了傳統民族音樂的元素,又受到現代音樂風格的衝擊。這使得巴爾托克逐步塑造出一種充滿活力的、嶄新的作曲風格,將古老的民間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多變個性巧妙融合。《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907年,正值巴爾托克創作生涯初期。這一時期,他的音樂風格處於浪漫主義與民族主義交匯的階段,這首樂曲不僅是他音樂發展的重要標誌,也為今天我們解讀巴爾托克的音樂風格提供了珍貴的範本。

協奏曲中充滿挑戰性的小提琴獨奏部分,將由奧古斯丁.杜梅(Augustin Dumay)演繹。杜梅10歲便開始在巴黎音樂學院(Paris Conservatoire)學習,並於13歲時獲得夢寐以求的音樂文憑「一等獎」(Premier Prix),一年後,他在蒙特勒音樂節(Montreux Festival)上首次亮相,迅速在法國樂迷中建立了聲譽。然而,他的國際生涯起飛的契機出現於1980年,當時他在一次錄音會議中被知名指揮赫爾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偶然聽到,並立即獲得邀請與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合作演出。杜梅回憶受邀時的情形,覺得那像一場夢,年輕的他見到卡拉揚時還激動地說:「啊,是神!神來了!」這番話還逗得卡拉揚忍不住笑了。

▲圖 小提琴家杜梅(圖|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攝影:Michel Cooreman)

在那之後,杜梅接連與各個世界頂尖的樂團合作演出,包括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皇家愛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蒙特利爾交響樂團等。他也曾與弗朗茲.布呂根、安德魯.戴維斯爵士、小澤征爾等知名指揮家合作,並與各大著名唱片公司共同錄製超過40張專輯,展現了他卓越的音樂才華。除了小提琴演奏外,杜梅還是一位活躍的指揮家,自2011年以來,他也持續擔任日本關西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無論在舞台上還是在指揮席上,始終致力於推動音樂的發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音樂人。

▲合作多年的杜梅與殷巴爾,2023年與TSO排練。(圖|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除了與卡拉揚的深厚緣分,杜梅與桂冠指揮殷巴爾之間亦有一段極為珍貴的友誼。兩位大師在早年便已相識,殷巴爾形容道:「曾經有一段時間,杜梅就像是我的御用小提琴家!」兩人合作緊密,情誼深厚,不僅在音樂上互相砥礪,更在生活中體貼對方的演出與練琴需求,互相提供住所——殷巴爾就曾讓杜梅寄住於他空出的法國尚蒂伊別墅,給杜梅盡情練琴的空間。歲月流轉,數十年後,這兩位傳奇音樂人依然能在世界各地相遇,持續將充滿生命力的音符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這樣充滿回憶與感動的場景,也讓一路追隨大師風範的樂迷們津津樂道,銘記於心。

音樂是杜梅的人生,而他也對教育十分投入,在過去20年間,他擔任比利時布魯塞爾伊莉莎白女王音樂教堂的駐校大師,指導年輕的小提琴家,在過程中,他最享受的環節之一是親自與那些優秀又能量充沛的學生們同台演出。熱衷於教學的杜梅,也經常在各種對談間與世人分享他的音樂哲理與人生態度,關於琴藝與技術,他曾說起:「所有的小提琴家在某種程度上都被迫面對這一點,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得保持著某種對抗態度。我們不能只在乎一棵樹,而看不見整座森林。」他補充道,他口中的「樹」象徵著技術和完美的形式,而「森林」則代表著音樂。音樂本體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有時我們會把一位音樂家高超的技巧放在眼前,但音樂仍不該被蒙蔽。因此,當杜梅發現學生過於專注在「樹」時,他會稍微引導他們讓他們看向「森林」的方向,也就是音樂真正的核心所在。

▲【2023 TSO 大師系列】殷巴爾與杜梅音樂會(圖|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享受真正的古典樂,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親臨現場!與2025大師系列「殷巴爾、杜梅與TSO」是殷巴爾與杜梅第二度在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攜手合作的音樂會。殷巴爾對蕭斯塔科維契《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的詮釋,將帶領觀眾走入一段充滿抗爭與生死抉擇的歷史長河,而他對蕭斯塔科維契的透徹理解將使這部作品的音樂張力與情感張力淋漓盡致地展現。更加令人期待的是,杜梅與殷巴爾之間長年累積的音樂默契,將在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中激盪出耀眼的火花。今年適逢作曲家巴爾托克逝世80週年,TSO於本樂季已演出多部巴爾托克的重要作品,而杜梅本場演出所詮釋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將為上半年巴爾托克音樂旅程劃下精彩句點。誠摯邀請讀者,一同來感受杜梅與殷巴爾兩位大師的音樂魅力與底蘊!

TSO於本樂季已演出多部巴爾托克的重要作品,而杜梅本場演出所詮釋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將為上半年巴爾托克音樂旅程劃下精彩句點。


▲主圖 作曲家巴爾托克(圖|Babelio)


節目資訊與購票

【2025 TSO大師系列】殷巴爾、杜梅與TSO


TSO_0427殷巴爾、杜梅與TSO_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