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海闊天空談音樂 | 陳漢金
防疫期間,衛武營推出一項「接力聯演《音樂的奉獻》」活動,號召音樂界,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大家一起來演奏、欣賞、瞭解巴赫的這部鉅作。這應該是個很有意義的「行動藝術」。
這項「事件」一開始之初,首先令我聯想到的,是一幅名畫 - 德國畫家門傑爾(Adolph von Menzel)的《長笛音樂會》。這幅繪於1852年的畫,回顧著十八世紀中葉日爾曼一頁光輝的歷史:在波茨坦的「忘憂宮」裡,普魯士國王腓特列二世,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腓特列大帝」,正吹奏著長笛,演出的可能是他自己創作的一首長笛協奏曲。坐在大鍵琴前,主導一個小型樂團共同演出的,是巴赫的次子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Carl Philipp E...詳全文
2020.04.28 | 樂茵狂想
前一陣子,瑞士Claves唱片公司推出一張CD,收錄了十八世紀初拿坡里作曲家曼契尼(Francesco Mancini, 1672-1737)的《六首直笛奏鳴曲》,那是由台灣直笛演奏者梁益彰(Yi-Chang Liang, 1992-),與"Ensemble IJ Space"重奏團共同演奏的。年輕的梁益彰曾在荷蘭、瑞士研習古樂演奏,不久前才回到台灣,剛服完兵役。
這張CD 將巴洛克時期「二重奏鳴曲」獨奏樂器與持續低音的組合,呈現的相當到位。演奏持續低音的Ensemble IJ Space,包含三位演奏者 - 大鍵琴:須藤真地子(Machiko Suto); 巴洛克吉他與大魯特琴:上田朝子(...詳全文
2020.03.17 | 樂茵狂想
前一陣子,聽說法國假聲歌者賈洛斯基(Philippe Jaroussky)將來台演唱,趕緊去搶了一張很前面的票。不料疫情逐漸蔓延,這場難得的演出還是被取消了,使得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古樂迷,覺得很可惜。在國內,所謂的「古樂」還未形成風氣,這類樂迷還不算太多;在歐洲興起已經數十年的古樂風潮,卻遲至最近幾年來,才逐漸有稍多的人去注意。
西方的古樂在國內方興未艾,許多相關的常識,一般人的認知還不夠充分,一些術語也經常讓大家感到陌生,因此,誤解、誤譯的情况屢見不鮮。例如,賈洛斯基這類聲音超高的男性歌者,在西方被稱為"countertenor ",國內一向幾乎毫無例外的將此詞譯為「假聲男高音」,我認為這個...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