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
海鵬影視
臺灣人從未察覺的臺灣之美!〈臺灣音畫〉最動人心弦的創作故事
九度來臺 八章交響 鮑元愷的臺灣交響詩
《只有大海知道》導演 崔永徽 最感人新作
由臺灣女導演崔永徽所執導的音樂紀錄電影《聽見臺灣》,藉77歲的音樂大師鮑元愷在臺的所見所聞,展現出連臺灣人都未察覺的臺灣之美,被形容為「400年來最美麗的音緣」。片中描述這位音樂大師在臺任教10年間,深入臺灣風土人文,不僅以音樂展現人情溫暖,更創作出膾炙人口的〈玉山日出〉、〈安平懷古〉、〈宜蘭童謠〉、〈恒春鄉愁〉、〈泰雅情歌〉、〈鹿港廟會〉、〈龍山晚鐘〉、〈達邦節日〉等八個交響樂章的感人歷程。電影呈現一位外來音樂家的觀點,提供給我們一個站在世界看臺灣的角度,讓觀眾發現截然不同的臺灣之美。
《聽見臺灣》是導演崔永徽繼電影《只有大海知道》後的最新作品,卻其實較前片更早拍攝,不僅橫跨臺灣和大陸兩地拍攝,更歷時8年攝製才告完成。全片拍出一位全身上下充滿文化熱忱的音樂家,並剖析一部大型交響樂的創作構思與歷程。片中不僅細寫鮑元愷如何聆聽、愛上臺灣,以及如何花費10年光陰以臺灣為主題創作交響樂〈臺灣音畫〉;描繪鉅細靡遺。也旁述他如何從一介音樂白丁成為作曲大師,即使歷經文革重挫,依然熱愛藝術丶堅守創作的勵志過程。
鮑元愷以《炎黃風情-中國民歌24首管弦樂》將中國交響樂推上世界舞台而成名,曾在臺灣任教11年。一生貢獻創作和音樂教育的他,即使退休、對臺灣依然念念難忘,「臺灣把我重新焠了一遍火」;在這裡他打通了創作的血脈,靈感猶如泉湧,得以用深度采風與宏觀的視角,藉交響樂來描繪「臺灣八景」的山川人文,讓觀眾尋回曾經淡忘或忽略的臺灣之美。
電影《聽見臺灣》跟隨作曲家鮑元愷的腳步,重新造訪了交響樂〈臺灣音畫〉的創作實地,不僅展現他對臺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與情感,更意外收錄許多瀕臨失傳的樂音,連樂評家都盛讚他「比臺灣人還臺灣」。除知名作曲家黃輔棠、台北愛樂管絃樂團團長賴文福、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劉玄詠等多位臺灣音樂名人,都在片中現身說法。當年率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首演〈臺灣音畫〉造成轟動的已故美國指揮家亨利梅哲(Henry Mazer),對鮑元愷的〈臺灣音畫〉更是推崇備至。
繼〈臺灣音畫〉交響曲轟動世界十多年後,作曲家鮑元愷再度回到這八篇樂章的發源地-他夢寐已久的臺灣,除回溯他當年的創作歷程及受到觸動的「臺灣八景」,更受邀親自監督一場重要的演奏排練,寄望以他最細緻敏感的手法,深入到每一篇樂章的創作核心…。
鮑元愷跟著〈臺灣音畫〉交響樂中的「臺灣八景」,再次感受臺灣,並見證創作過程中每一個起心動念的環節。他認為藝術有三種層次,而〈臺灣音畫〉八篇樂章正好涵括:最表層的景物風貌,進一層的情感意趣,最深層的風骨靈魂。樂章從〈玉山日出〉、〈安平懷古〉恢弘展開,〈宜蘭童謠〉、〈恒春鄉愁〉、〈泰雅情歌〉丶〈鹿港廟會〉弦律優美丶管弦色彩炫麗斑爛,〈龍山晚鐘〉讓心靈靜謐沈澱,終章〈達邦節日〉則表現出澎湃雄野的生命力。鮑元愷在臺期間與臺灣樂界重量級人物陳澄雄、黃輔棠、賴文福丶劉玄詠丶周純一丶明立國等人以樂會友丶至誠結交,他也自稱因為臺灣朋友人的支持和協助,始能廣為采風丶終至完成,所以〈臺灣音畫〉乃是他感念臺灣真摯友誼丶獻給臺灣友人的一份禮物。
電影《聽見臺灣》宛若展開一幅以音樂演繹、專於臺灣的「清明上河圖」長軸畫卷。其中充滿泥土氣息的臺灣傳統民歌丶南管丶北管丶歌仔戲以及原住民音樂,都紛紛躍出樂譜、化成絕美感動,內容除有鮑元愷對臺灣的濃郁情感,更「聲」入臺灣,挖掘出我們一直擁有、卻從未察覺的臺灣之美…。
片名:聽見臺灣(Sounds of Taiwan –A simphony by BaoYuanKai)
片長:95分鐘
導演: 崔永徽
上映日期:2021/03/05 (起)
不要錯過2/19~22《聽見台灣》特映會贈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