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攜手吳曜宇與鋼琴新銳張凱閔 臺大EMBA慈善音樂會暖心登場 - MUSICO

台北愛樂攜手吳曜宇與鋼琴新銳張凱閔 臺大EMBA慈善音樂會暖心登場

3
491
發稿單位/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由指揮吳曜宇領軍的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繼去年底邀請於蕭邦鋼琴大賽嶄露頭角的鋼琴新星蘇思羽,攜手再現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今年12月19日,又將聯手同於蕭邦鋼琴大賽技驚四座的鋼琴新銳張凱閔,演繹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同場也將帶來霍爾斯特《行星組曲》及沃恩•威廉斯《黃蜂序曲》,並邀請音樂名嘴林伯杰擔任音樂會解說導聆。本場音樂會與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合作,票房收入將捐助偏鄉教育,帶給觀眾一場不僅動聽更暖心的音樂會。

甫於今年三月奪下首屆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The 1st Ljubljan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首獎的22歲台灣鋼琴新銳張凱閔,師承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鄧泰山,並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深造琴藝。2023年適逢拉赫瑪尼諾夫(S. Rachmaninov)150周年誕辰,曾於決賽以難度甚高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舉拿下首獎的張凱閔,首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則將演繹拉赫瑪尼諾夫著名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張凱閔表示:「這部作品是拉赫瑪尼諾夫五首鋼琴協奏曲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他的主題旋律很有記憶點,各個變奏的情緒與個性轉變也非常豐富,這是我第一次公開演出這首曲子,也是第一次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非常期待這次的合作,也希望帶來更不一樣的詮釋。」

同場,指揮吳曜宇也將攜手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演出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R. Vaughan Williams)具有濃厚英國民謠況味的戲劇配樂《黃蜂序曲》(Overture to The Wasps),以及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Gustav Holst)的曠世巨作《行星組曲》(The Planets)。《行星組曲》創作於1914-1916年,全曲一共包含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七個樂章。霍爾斯特所寫的並非天文學上的實體行星,而是奠基於神秘的占星術,霍爾斯特並親自為每個樂章下了標題,如〈火星—戰爭使者〉(Mars - The Bringer of War)、〈海王星—神祕使者〉(Neptune - The Mystic)等,賦予每顆行星不同的意涵。其中大量的銅管配器與以音樂對未知世界的描述手法更是深深影響多位後世作曲家的創作,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星際大戰》(Star Wars)及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神鬼戰士》(Gladiator)等經典電影配樂作品。

本場除了優美樂音,更為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的年度感恩慈善音樂會。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成員為臺大EMBA校友,匯集國內各產業菁英五千多人,多年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暨2022年委託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舉辦「天籟之音」音樂會為偏鄉醫療募款,今年度主題「點亮希望・愛」則聚焦於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心力,本場票房收入將捐贈予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天主教德來會附設私立德蘭兒童中心及家扶基金會嘉義家扶中心。指揮吳曜宇表示:「《黃蜂》是最好聽的序曲,帕格尼尼的第十八段變奏,還有《行星組曲》當中的〈木星〉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旋律,希望藉由這些動聽的作品吸引大家進來音樂廳,與我們一起做公益!」


▲圖 指揮吳曜宇
MUSICO音樂圈 RB Banner

最新新聞

1_照片標註 Gregor Hohenberg_Sony Music_

【MUSICO焦點專文】極致美聲、絕佳場域——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男高音尤納斯.考夫曼,首登衛武營!

13
619
2025.02.2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你可以像神一樣唱歌,但除非觀眾感受到你對於音樂的熱愛,否則是無法打動他們的。」...詳全文
paul_lewis2_molinavisuals_

叱吒國際樂壇譽滿全球的英倫琴聖 《保羅‧路易斯2025鋼琴獨奏會》臺灣巡演,重磅登場!

2
89
2025.02.2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最鍾愛的傳人-英國頂...詳全文
Jonathan Tetelman_版權文字_Ben Wolf _ DG (2)_

【熱門話題】21世紀歌劇男高音,在普契尼音樂找到自己的聲音——2024年留聲機古典音樂獎得主:強納森.泰特曼

12
770
2025.02.19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2024年留聲機古典音樂獎得主—強納森.泰特曼(Jonathan Tetelma...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