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劃音樂會節目時,有些廣為人知、深受喜愛的經典曲目會礙於特殊的條件,較少被安排在音樂會裡。其中,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寫給鋼琴、小提琴及大提琴的《三重協奏曲》(Triple Concerto in C Major, Op. 56)就是很好的例子。6月10日晚上,長榮交響樂團特別邀請指揮伊斯雷爾.葛佐夫(Yisrael Getzov)及夏卡爾三重奏(Trio Chagall),將共同合作演出這首精彩絕倫的《三重協奏曲》。同時,音樂會還將演出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21)及德沃札克(A. Dvořák, 1841-1904)的《第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 8 in G Major, Op.88)。
2013年,三位熱愛音樂的義大利青少年音樂家——鋼琴家羅倫佐・阮(Lorenzo Nguyen)、小提琴家愛德華多・格里科(Edoardo Grieco)及大提琴家佛朗西斯科・馬西米諾(Francesco Massimino),以義大利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為名,成立了夏卡爾三重奏。即便才十五歲左右,但他們三人展現了對室內樂豐沛的熱情,成天在一起玩音樂,逐漸培養起絕佳的默契和對音樂的共識。2019年,夏卡爾三重奏獲得了義大利「的里雅斯德三重奏大獎」(Premio Trio di Trieste)銀牌(第一名從缺)。當時,義大利的《琴弓》音樂雜誌(ARCHI magazine)如此評價該團:「一個年輕但已非常成熟的三重奏,致力於探索精緻的音樂詮釋。」近年他們除了獲得「尚菲爾德國際弦樂大賽」(Schoenfeld International String Competition)首獎,更被歐洲音樂廳組織(The European Concert Hall Organisation)選為2025至2026年樂季的明日之星,受邀於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Concertgebouw)、漢堡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巴黎愛樂廳(Philharmonie de Paris)等世界知名場館演出。
除了夏卡爾三重奏,長榮交響樂團這次也邀請到充滿活力的美國指揮葛佐夫一同演出。展開指揮生涯前,葛佐夫為出色的小提琴家。他為洛克菲勒弦樂四重奏(Rockefeller String Quartet)的創始成員之一,並與該團合作演出超過兩百場音樂會。在指揮的道路上,葛佐夫也展現了絕佳的天賦,他曾被著名指揮史拉特金(Leonard Slatkin) 選中,於華盛頓甘迺迪藝術中心(Kennedy Center)指揮美國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目前葛佐夫除了是康威交響樂團(Conway Symphony Orchestra)與小岩城管樂團(Little Rock Winds)的音樂總監,也兼任玻利維亞聖克魯斯愛樂(Orquesta Filarmónica de Santa Cruz )的藝術顧問及客席指揮。
這場音樂會最大的看點,莫過於由夏卡爾三重奏帶來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在討論此曲時,馬西米諾說:「鋼琴三重奏和弦樂四重奏不同,弦樂四重奏的四把提琴音色相近,因此『找到同一個聲音』往往是首要任務。鋼琴三重奏的目標是在共同的聲音中,同時突顯三種樂器各自的特色。因此鋼琴三重奏其實是適合與管弦樂團合作的,而貝多芬也證明了這點。」《三重協奏曲》完成於1803年,一般相信此曲是貝多芬為了長期贊助、支持自己的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 of Austria, 1788-1831)所創作的。由於魯道夫大公是業餘的鋼琴家,因此貝多芬刻意設計了效果出眾,但實則簡單的鋼琴聲部,並搭配技術相對困難的小提琴及大提琴。對此,葛佐夫生動地描述:「這首曲子的很多段落讓我想到『饒舌對決』(Rap Battle)。大提琴和小提琴在互相較勁,彼此炫耀、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鋼琴就像是調停者或裁判,一直穿梭在兩人之間,真的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