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採訪‧文/
李育潔
第二屆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即將於4月14日正式展開,為期10天的音樂節中,總共有9場節目等著觀眾探索。以新時代出發,藝術總監陳銀淑透過多元的節目設計,帶我們拓展聽覺的可能性。在4月19、20日晚上七點半,英國指揮家克雷門・鮑爾 (Clement POWER) 將帶領衛武營當代樂團及斯洛維尼亞女高音妮卡・哥瑞齊 (Nika GORIČ) 於衛武營表演廳演出《從馬勒到希爾博格》、《李蓋悌100》這兩場別具特色的當代音樂會。
當代音樂顧名思義是屬於這個時代的音樂,雖說概念簡單,但事實上國內的觀眾普遍還不習慣欣賞當代作品。對此,指揮家鮑爾認為:
「無論觀眾過去有沒有欣賞音樂會的經驗,我都想向他們說:『音樂不是測驗更不是考試!』如果大家可以用開放的心態和認真的態度傾聽,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道路。」鮑爾為歐洲備受矚目的新生代指揮,致力於當代音樂的推廣。他曾在擔任法國現代樂集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助理指揮期間,與法國當代重要作曲家布列茲 (Pierre BOULEZ) 密切合作,並受世界各地的新音樂團體邀請演出,像是法蘭克福現代樂團 (Ensemble Modern) 、日內瓦現代樂團 (Ensemble Contrechamps) 、赫爾辛基阿凡第室內樂團 (Avanti! Chamber Orchestra) 等。
鮑爾在詮釋當代音樂上有著非常明確的價值觀。他認為現代人較難從幾百年前的作品中,分辨出每一個獨特的差異,因此容易以特定風格描述某個時代的作品 (如:巴洛克、古典、印象等) ,但面對當代音樂,我們卻很容易發現創作者之間的差異。
「其實過去和現在的所有作曲家們,彼此都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試著把新音樂當成老作品來演奏;把老音樂當成新作品來演奏。」鮑爾如此說道。同時,他覺得“與在世的作曲家工作”是一種格外的特權,他說:「音樂不再只是透過樂譜傳達訊息,還能藉由語言、手勢、甚至是作曲家的軀體本身帶給我感受。事實上,光是作曲家活生生“存在”的這個物理狀態,就讓我從中學習到很多,更別提,我還可以親自問他們問題。」
在4月19日的《從馬勒到希爾博格》中,觀眾可以透過陳銀淑特別規劃的曲目,進入詭異、神秘的聲響世界中。在這場音樂會,女高音哥瑞齊將與樂團合作演出馬勒 (Gustav MAHLER) 《少年魔號》歌曲集當中的選曲。1887至1890年間,馬勒以德國十九世紀民謠集《少年魔號》的文本創作了同名歌曲集,並在日後多次將當中的曲調運用至交響曲創作中 。這部作品透過兒童或少年單純的眼光,表達出背後暗藏諷刺、詼諧、陰暗的情境。馬勒藉由音樂,將文本中天真但徬徨不安的心情表現出來。音樂節主題作曲家希爾博格 (Anders HILLBORG) 的《汽化的遊樂場》,描繪了古怪而魔幻的童年世界。此曲的靈感來自美國作家布萊柏利 (Ray BRADBURY) 的科幻恐怖小說《闇夜嘉年華》,描述表面充滿童趣的移動式遊樂園,實則暗藏了邪惡的殺機。音樂會中的另一首作品——韓國作曲家申東勳 (Donghoon SHIN) 的《獵人的葬禮》——則以馬勒的交響曲為靈感,同樣營造了滑稽、怪誕、不尋常的意象。
▲女高音哥瑞齊(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4月20日的《李蓋悌100》是紀念匈牙利前衛作曲家李蓋悌 (György LIGETI) 100歲冥誕的音樂會。在這場演出中,衛武營當代樂團將挑戰李蓋悌晚年的代表作品《室內協奏曲》。李蓋悌認為音樂介於「精確」及「模糊」之間的張力中(精確的事物被他稱之為「時鐘」;模糊的事物則被他稱為「雲」) 。這首作品的第二樂章以交織而成的旋律,渲染出混濁的音色;第三樂章則像快要爆炸的發條引擎。鮑爾說:「在曲子裡,時鐘變成了雲,而雲又變成了時鐘。如何優雅地在這之間轉換,對演奏者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李蓋悌的音樂存在絕對的極端,像是快和慢、高和低、硬和軟等,因此演奏者必須絕對、即時地切換演奏方式。鮑爾:「為了達到李蓋悌想要的效果,我們需要超人般的控制水平。他在樂譜上時常寫下嚴格的指示,例如:『不要準備!』、『不要強調節拍!』等。他的要求實際上擴展了音樂家的整體技能,而這也讓我們更加尊敬、喜愛李蓋悌。」
▲作曲家劉博健(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這兩場音樂會還將演出兩位台灣作曲家的作品:劉博健的《三月之前》及高愷怡的《虛……而實》。這兩位新生代作曲家自衛武營音樂節作品徵選中脫穎而出,除了獲得與樂團合作演出的機會,也可參與陳銀淑的作曲工作坊。提到年輕作曲家:鮑爾說:
「我熱愛和年輕作曲家工作,同時我也對他們的想法非常感興趣,不過,我從來不會對他們的創作方向提出建議。有時我可以幫助他們釐清想要表達的資訊,並一起討論要如何更有效寫出他們想聽到,但不確定如何記譜的聲音。」此外,他也說:
「高愷怡的作品似乎充滿各種性格和情緒的快速變化,而劉博健的作品則構思了綿長的線條和連續的性格,他們都創作了個性鮮明、結構優美的樂曲。我想,我們會在排練期間發現更多內容,我很期待演出他們的作品!」
▲作曲家高愷怡(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面對如此多新作品,鮑爾坦言自己是有壓力的:「在我看來,指揮新作品比指揮已經演出過數百場的作品重要得多。如果我指揮貝多芬 (L. van BEETHOVEN) 的曲子,但聽起來很糟,聽眾會明白我犯了錯,而貝多芬不會有什麼事。 但如果我指揮一首新作品,並且讓它聽起來很糟,他們可能會認為作曲家是罪魁禍首,這首曲子也許就沒有未來了。所以,我非常認真地面對新作品,並努力做到最好。這是我過去二十年來一直致力的事情。」
聊到當代音樂的推廣,鮑爾認為:
「其實,如果觀眾沒有聽到任何前面我提到的內容,也請不要擔心!音樂從來沒有唯一的意義,也不會只與某個概念或文學作品聯結。只要用開放的心去聽音樂,你就能記住它,也許還能把它帶入生活中。」同時他也向我們分享了他對「現代人與音樂」的看法。鮑爾覺得人們總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音樂來完成特定的工作,像是在健身、寫作時,選擇合適的播放清單來讓自己快樂、放鬆......但如果人們不提前決定我們想要聽什麼樣的音樂,而是改讓不一樣、沒聽過的音樂與我們相遇,音樂可以做更多事,帶給我們更多驚奇。鮑爾說: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不去想喜歡或不喜歡什麼,而只是對音樂保持一顆好奇心。」最後他也說:「我很期待這次的台灣之旅!除了與台灣音樂家合作,我也想探索、發現這個我從未到訪,但對世界很有影響力的國家。我很興奮,期待與大家見面!」
▲主圖 英國指揮家克雷門・鮑爾(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衛武營當代樂團《從馬勒到希爾博格》、《李蓋悌100》
延伸閱讀
【MUSICO特別報導】多元曲目擴充樂迷聽覺選項: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專訪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
【MUSICO特別報導】偉大古典音樂的藏寶庫: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專訪藝術總監陳銀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