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00年的里米尼紀錄劇團,由三位畢業自德國吉森大學應用劇場藝術學系(Institute für Angewandte Theaterwissenschaft an der Universität Gießen)的藝術家——賀爾歌達.豪克(Helgard Haug)、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及丹尼爾.威哲爾(Daniel Wetzel),共同組成。時而單獨創作;時而以兩人或三人的方式編導,里米尼紀錄劇團的三位導演投入各自有興趣的議題,以有機的交互組合將他們獨特的觀點轉換為戲劇。除了強調劇場與觀眾的互動性及科技的運用,里米尼紀錄劇團更經常捨棄專業演員,改與生活中不同領域的素人合作。透過這些「日常專家」在舞台上的真實與再現,展現「紀錄劇場」的魅力。此次編導《這不是個大使館》的史蒂芬.凱吉,目前在臺灣已發表過多部作品,包含:《遙感城市》(臺北藝術節,2017、18年)、《高雄百分百》(高雄衛武營表演藝術中心,2020年)、《恐怖谷》(國家兩廳院秋天藝術節,2021年)。
《這不是個大使館》邀請了三位來自臺灣的素人演員——退休外交官吳建國、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來自珍奶世家的爵士鐵琴演奏家Debby王思雅——以他們真實的故事、情感、觀點,探討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其中,Debby的家族是全世界最大的珍珠奶茶原料供應商——伯思美企業。從外公最初經營的小酸梅湯攤位開始,她的父親以手搖茶飲文化,帶著臺灣走向全世界。自己則曾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表演藝術音樂大學(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就學,並在2018年前往美國波士頓於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研讀爵士鐵琴及爵士作曲。近年除了活躍於歐美,更於2021年受邀在兩廳院夏日爵士ONLINE演奏鐵琴獨奏。這次,她除了擔任演員,同時也為這齣劇製作音樂。
為了更貼近作品的背景,在前往歐洲排練前,她特地先在臺灣做了一系列的田野錄音(Field Recording),同時,也積極學習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研究臺灣音樂從戰前到戰後的演變。「劇中有一幕提到了臺灣的禁歌,正是我和導演溝通時,堅持希望他能寫進劇本的內容。對我來說,這些歷史演變其實很明顯地體現在文化上,不論是歌詞選用的語言,或是配樂、演奏方式……都在反射當時的政治、歷史環境,而我希望藉由演奏呈現出這些時空背景。」Debby分享。作為音樂家,她如何看待音樂在戲劇中扮演的角色呢?「音樂除了是幕與幕之間的黏著劑,同時也具有很多戲劇的象徵性,例如:塑膠瓶不但代表著陪伴許多人成長的『Made in Taiwan』塑膠玩具,同時也象徵了珍珠奶茶的外帶杯。當然,音樂也有放大情感的功能,算是個讓觀眾更能有共感的媒介吧。」在聊到音樂製作的過程中,她也說:「有趣的是,導演史蒂芬其實不喜歡爵士樂,但我卻是爵士樂手。可以想見,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兩個人在各種嘗試上都激烈地溝通著。我想,這也是某種外交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