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
古典音樂
爵士流行
傳統音樂
音樂戲劇
多元跨界
樂讀精選
特別企劃
觀點隨筆
品樂生活
新聞快訊
音樂共好
平台專區
登入
獻給地球的寓言詩 阿喀郎‧汗舞團《叢林奇譚》 12月歌劇院全臺獨家登場
首頁
|
新聞快訊
|
藝文動態
藝文動態
樂器音響
綜合新訊
編輯特稿
人物特寫
特別報導
焦點專文
現場迴響
5
668
獻給地球的寓言詩 阿喀郎‧汗舞團《叢林奇譚》 12月歌劇院全臺獨家登場
發稿單位/
台中國家歌劇院
舞壇最傳奇說書人阿喀郎.汗,新作舞劇《叢林奇譚》(Jungle Book reimagined)在今年四月於倫敦首演,立刻獲得壓倒性叫好又叫座的舞評。這齣結合舞蹈、音樂、動畫的視覺饗宴,為孩子們解說氣候變遷下的自然界反撲,但更是阿喀郎對大人們提出地球生態被破壞的自我反思。繼2019年阿喀郎令人震撼的獨舞《陌生人》後,歌劇院將於12月2至4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獨家演出,也是國門解封後,首度有國際大型舞團來台演出。
今年四月,阿喀郎的新舞作《叢林奇譚》在倫敦首演,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同名故事,保留了所有備受喜愛的角色:主角毛克利、懶熊巴魯、公狼阿基拉等,但時空更迭,編舞家將這些角色都放到了城市,成為氣候難民,從動物園、實驗室等逃脫,聚集在人造環境中。這是阿喀郎.汗對大自然心懷敬畏的作品,以此重新定義人類對地球的愛。
在倫敦出生、孟加拉裔的阿喀郎.汗(Akram Khan),自幼習印度古典舞, 26歲就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編舞家;2002年起曾7度受林懷民老師邀請來臺演出,2019年以獨舞《陌生人》為其舞蹈生涯封箱其後專注於編舞,當時阿喀郎曾透露,退休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孩子,「我感覺無法有太多時間陪孩子,我認為時間是我們可以給予他人最珍貴的禮物。」
歌劇院總監邱瑗分享,很多創作者的歷程會跟著生命成長,20年來阿喀郎從單身變成3個小孩的爸爸,也希望將社會責任及觀察,傳給下一代,從藝術中潛移默化的受影響;《叢林奇譚》裡的動物,一部分希望回到自然界的規律,有些則想要變成人類,希望能在都市裡找到生存方式,看了會讓人不自覺的反省。
「20年前在新舞台的『新舞風』系列第一次看到阿喀郎,當時他相當年輕,舞蹈的速度、動作的繁複、創作內涵及表述力都驚為天人,立即獲得舞蹈金童的封號。」舞蹈家古名伸回憶,之後他多次帶著《DESH》、《陌生人》等作品來台,印度舞的訓練背景讓他的每個手勢、眼神都會說故事,表達清楚準確又賞心悅目、議題性強、語言又充滿詩意。
古名伸表示,每次跟阿喀郎說話,他總是充滿關懷,包括種族的議題、世上的弱肉強食,還有這次的環境生態永續,不管他年紀多大,總是希望在他的藝術裡傳達更多訊息;過去他的舞作都會有精緻的道具大型裝置,這次他以身作則,以低碳節能的投影舞台背景在世界各地巡演;舞者除了搭配音樂外,還要結合對白跟影像合作,也充滿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阿喀郎曾在10歲時,演出由已故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執導的印度舞蹈版《叢林奇譚》,並扮演主人翁毛克利。30年後,阿喀郎以幽默卻深邃的敘述方式,用舞蹈重新詮釋當代版的森林王子,翻轉這個曾經感動不同世代的故事。
「我想從孩子的角度,重新看待我們和野生動物的關係。」阿喀郎表示,人類覺得自己是地球的擁有者,但事實上,我們跟所有物種共享著地球,「我想跟下一代分享,面對氣候變遷,我們不應忽略、不該掩飾、也不能美化,我們就是要好好談論它!」
《叢林奇譚》也大幅減少作品中所使用的實體布景,而採用動畫作為舞台場景,減少巡演造成的碳排放,獲得長期關注藝術教育,致力於透過科技打造智能化生活的長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期待透過藝企合作的影響力,邀請更多觀眾關注自然並走入劇場。
▲圖 阿喀郎.汗舞團《叢林奇譚》劇照_攝影Ambra Vernuccio
最新新聞
【MUSICO焦點專文】極致美聲、絕佳場域——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男高音尤納斯.考夫曼,首登衛武營!
13
617
2025.02.2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你可以像神一樣唱歌,但除非觀眾感受到你對於音樂的熱愛,否則是無法打動他們的。」...
詳全文
叱吒國際樂壇譽滿全球的英倫琴聖 《保羅‧路易斯2025鋼琴獨奏會》臺灣巡演,重磅登場!
2
88
2025.02.2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最鍾愛的傳人-英國頂...
詳全文
【熱門話題】21世紀歌劇男高音,在普契尼音樂找到自己的聲音——2024年留聲機古典音樂獎得主:強納森.泰特曼
12
770
2025.02.19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2024年留聲機古典音樂獎得主—強納森.泰特曼(Jonathan Tetelma...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