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
古典音樂
爵士流行
傳統音樂
音樂戲劇
多元跨界
樂讀精選
特別企劃
觀點隨筆
品樂生活
新聞快訊
音樂共好
平台專區
登入
第三屆國表藝三館共製計劃甄選得主出爐 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劇作家施如芳 共同打造《鯨之嶋》
首頁
|
新聞快訊
|
藝文動態
藝文動態
樂器音響
綜合新訊
編輯特稿
人物特寫
特別報導
焦點專文
現場迴響
5
728
第三屆國表藝三館共製計劃甄選得主出爐 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劇作家施如芳 共同打造《鯨之嶋》
發稿單位/
國家兩廳院
臺灣表演藝術領域至今資源最豐沛的徵件計畫「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已邁入第三屆,為表演藝術帶來更多元的創意呈現。首屆得主為黃翊工作室+《長路》,而第二屆得主阮劇團《十殿》,於2021年三館巡演以超過萬人購票、售票率超過九成的成績,締造三館共製計劃里程碑。第三屆甄選得主也於今年七月複審後出爐,由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三方所共同製作的新作《鯨之嶋》(嶋讀音同島)獲得,作品將於2023年於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場館巡迴演出,期待作品再創新高度。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同時為此次共製計劃甄選主席劉怡汝表示:「第三屆國表藝三館共製計畫共收到22件計畫案,從中看見臺灣創作者豐沛的創作能量,也有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創作,作品非常多元。決選時評審團們入選5件計畫,在三級警戒時期以視訊會議方式面試,再反覆討論多次之後,評審們皆認為三館共製是要尋找可創造當代經典的作品,最後確定獲選為《鯨之嶋》。而主創者李易修曾於2018年TIFA演出超神話系列作品《蓬萊》,以獨創的語言與身體表演語彙,定位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相信再次從臺灣土地文化出發,能帶來更精彩的能量,找到臺灣與世界對話的新角度。」
同樣為共製計劃的評審委員、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拾念劇集《鯨之嶋》是歌劇院在去年疫情期間特別方案「藝術孵育計畫」支持研發的作品之一,今年《鯨之嶋》成為國表藝三館共製,這從創作孵育能順接中後期劇場製作,讓創作者的想像與實踐能依時程發展、茁壯強大,真是令人欣喜,期待看到這部屬於臺灣的『山海經』。」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則表示:「國表藝三館共製計畫結合三館的力量,讓獲選藝術家和團隊,有充沛資源能專心創作和發展,從第一屆黃翊工作室+《長路》、第二屆阮劇團《十殿》,都是全新的原創作品,讓臺灣藝術家有機會展現創作能量,製作規模與格局更宏大的精彩節目。第三屆獲選的拾念劇集《鯨之嶋》,以土地和自然現象借喻,結合偶戲、現代戲劇和南北管音樂,打造臺灣島的身世寓言,這齣作品會讓我們看到甚麼樣的臺灣面貌,令人期待。」
《鯨之嶋》以臺灣山川地理歷史為基底,創造迷人的超現實神話角色,透過遭受天災人禍侵襲的土地神話,恰巧反映臺灣面對天災以及疫情肆虐的人們,以更高的視野共同反思環境危機,此次揉合創新南北管音樂及當代偶戲的美學形式,且主創者們長期於不同領域鑽研,其美學風格與高質感給予三館共製評選委員們超出框架的想像及魔幻的可能性。
《鯨之嶋》也將於2023年展開三館巡演,冀望這一個追尋的旅程,能傳遞到不同的觀重視野中。下一屆三館共製徵選將於2023年展開,希冀在充足的製作時間與經費之下,締造未來臺灣當代表演藝術的精彩作品,亦期三館共製的優秀作品們能站上國際舞臺,讓臺灣表演藝術的創造力和獨特美學於世界各地熠熠發光。
*圖 第三屆三館共製記者會_第三屆獲選作品《鯨之嶋》共製委託儀式合影(左至右):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團長鄭嘉音、拾念劇集藝術總監李易修、編劇施如芳、拾念劇集南北管作曲家許淑慧合影、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
最新新聞
【MUSICO焦點專文】極致美聲、絕佳場域——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男高音尤納斯.考夫曼,首登衛武營!
13
606
2025.02.2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你可以像神一樣唱歌,但除非觀眾感受到你對於音樂的熱愛,否則是無法打動他們的。」...
詳全文
叱吒國際樂壇譽滿全球的英倫琴聖 《保羅‧路易斯2025鋼琴獨奏會》臺灣巡演,重磅登場!
2
88
2025.02.21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最鍾愛的傳人-英國頂...
詳全文
【熱門話題】21世紀歌劇男高音,在普契尼音樂找到自己的聲音——2024年留聲機古典音樂獎得主:強納森.泰特曼
12
765
2025.02.19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2024年留聲機古典音樂獎得主—強納森.泰特曼(Jonathan Tetelma...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