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天藝術節以劇場作為生命的「儲存點」,攸關過去,接關未來:七部作品,為你的明日翻頁 - MUSICO

2022秋天藝術節以劇場作為生命的「儲存點」,攸關過去,接關未來:七部作品,為你的明日翻頁

6
581
發稿單位/國家兩廳院

劇場是否能成為一個開啟連結、主動對話的機會?兩廳院舉辦的第二屆秋天藝術節秉持「為明日而行動」(Act of Tomorrow)的核心策展精神,從社會議題出發,以7檔節目共47場演出,橫跨亞、歐及北美,超過16個不同國家的場館與創作者聯合,和觀眾開啟對話,並規劃7檔演後座談及7檔跨界對談,邀請各領域的意見領袖(KOL)與創作者交流,10月14日至11月27日即將於國家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及線上平臺展開,以關懷社會出發,帶領觀眾進行一場思辨之旅。

面對這幾年擾動的時代中,大家不停在尋找出口與答案。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我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要有藝術和劇場,當今劇場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它如何回應這個社會?這是秋天藝術節一直在試圖尋找的答案。我們希望兩廳院能有一個從理念出發的藝術節,發揮影響力,甚至改變社會。透過議題讓觀眾認識節目,從議題出發,跟藝術家和觀眾找到一個可能的答案,找到讓大家共同參與的可能性,創造能夠激發眾人討論,對於臺灣而言具有獨特個性的的藝術節。」

第二屆秋天藝術節以「接關」作為開展,將人生比喻成一場遊戲,劇場則化身為遊戲中一道道關卡的「儲存點」,即使過程看似失敗,透過劇場獨有的思辨體驗,我們將帶著過去經驗與養分繼續往前,一起接下未來的關卡。

今年藝術節以七檔節目作為實踐方式,分別就社會認同、女性自我實現、身心失衡、轉型正義、公眾參與、思想解放及環境正義等七種議題及面向,邀請觀眾走進劇場尋找生命中的「儲存點」。其中最能體現對話與討論精神的線上互動節目《理想之城》,以「公眾參與」為核心,取得加拿大溯流劇團(Re:Current Theatre)獨家授權、臺灣團隊在地化為中文版本,結合策略桌遊與劇場形式,邀請觀眾打造理想中的烏托邦。

《寫給滅絕時代》為兩廳院今年加入永續劇場聯盟(Sustainable Theatre Alliance for a Green Environmental Shift,簡稱STAGES)的國際共製節目。本演出為瑞士洛桑劇院(Theatre Vidy-Lausanne)與歐洲12個劇場共同發起的計畫,兩廳院為亞洲唯一受邀結盟劇院,延續場館的永續思維及共融理念,提倡「環境正義」;兩廳院自製節目《先行:無框的靈魂》則討論「思想解放」的意義,攜手多位音樂家、台北室內合唱團、演出構作林煒傑及導演吳子敬,以有別於傳統的古典音樂會形式,結合劇場元素,呈現音樂家對思想的追尋與突破如何呼應時代背景。

體現以議題為主軸的核心精神,2022秋天藝術節首度規劃「秋天盲鳥票」活動,在創作者、節目類型及演出時間未明的條件下,邀請觀眾依據自己最感興趣的議題做出選擇,為期一週即吸引近千人參與,其中「思想解放」議題獲得近半數民眾的青睞,而「環境正義」議題則相對缺乏關注。兩廳院從節目、活動甚至相關合作,都是希望藉由秋天藝術節啟動觀眾向外探求的行動力,從單純的觀看,到實際參與發聲、成為開啟討論及創造話語權的角色,甚至成為節目共創的一部分。


▲ 主圖 2022秋天藝術節宣告記者會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與藝術家們大合照

最新新聞

指揮家大植英次(Eiji Oue)將再度攜手國臺交,演繹聖桑與馬勒經典之作。(c)飯島隆-

初響即見高峰 大植英次與達奈洛娃攜手國臺交詮釋聖桑經典

0
85
2025.04.18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如果音樂是一條河流,那麼1880年代的歐洲正值交錯湧動的洪峰——一邊是法國浪漫派...詳全文
主圖(巴爾托克)-

【熱門話題】封藏半世紀的浪漫告白曲: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殷巴爾、杜梅與TSO

7
800
2025.04.17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備受讚譽的大師系列音樂會,將於2025年迎來首場演出,...詳全文
《末日前的冬之旅》劇照。黑眼睛跨劇團提供_攝影_林政億-

在文明廢墟中歌唱 《末日前的冬之旅》重寫舒伯特的孤獨與希望

1
94
2025.04.16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混亂時代人們總渴望一個精神定錨。村上春樹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中多次提到舒伯特...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