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解說〕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 開幕音樂會《原子博士》 - MUSICO

〔樂曲解說〕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 開幕音樂會《原子博士》

15
2,077

安德斯.希爾博格:《熔岩》
Anders HILLBORG: Liquid Marble

文/安德斯.希爾博格

《熔岩》為瑞典國家音樂節於1995 年委託創作,指定由芬蘭指揮沙隆年創辦的北歐交響樂團演奏, 1995 年 8 月首演於坦佩雷,由馬爾桑指揮。

我想給我的音樂取一個傳神的名稱,讓人一聽就能對音樂有所聯想,也讓這個名字完美地成為音樂的一部分。這個標題中的二字剛好是相反的。我的另一個管絃樂作品《冷熱》也是如此,那是我題獻給大衛・辛曼的作品, 也是由他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於2011 年 1 月首演該作。《熔岩》中的音樂既描繪了液態流動的聲音,也勾勒出巨大的固態聲響,創造出色彩和光線的火山噴涌。同樣在作品《冷熱》中,炙熱熔岩與冰冷漂浮的音樂紋理並存著,創造出冷熱矛盾的音樂風景。

在和聲方面,這首作品透過彎曲的泛音,呈現出巨大的畫面感,而液態流動的聲音效果則是由弦樂和木管的快速音階來表達。




莫札特:d小調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KV 466
W. A.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0 in d minor, KV 466

I 快板
II 浪漫曲
III 輪旋曲:非常快的快板

文/吳毓庭

給鍵盤樂器的協奏曲始自巴洛克時代,但獨奏特質還不是非常突出,特寫獨奏地位的現代鋼琴協奏曲,要至十八世紀中期才出現在倫敦,當時英國的鋼琴製造獨步群倫,帶動了當地作曲家包括J.C.巴赫(老巴赫的小兒子)、阿貝爾等人創作。

莫札特最初的協奏曲,改編自J.C.巴赫的鋼琴奏鳴曲,他不僅從11歲起就開始探索這種新編制,同時也大量練習了十八世紀最流行、強調樂曲主題發展的奏鳴曲式。他的鋼協寫作相較於前輩更具想像力,像是樂曲主題可以不循傳統給樂團演奏,而是由鋼琴帶出,以及和聲上的拓展與歌劇風格。D小調協奏曲創作於1785年,之前他才剛完成了六首,如此多產和他定居維也納相關,他曾對父親形容這座城市是「鋼琴之鄉」。

第一樂章快板由樂團躁動的切分節奏破題,在如此不安的氣氛下,鋼琴加入時唱起優美但感傷的旋律;這是出乎意料的新主題,彰顯獨奏特殊的地位。第二主題出現時,木管與鋼琴會緊密對話,這也是莫札特特別強調的手法,樂團不會只是單純的伴奏。第二主題後段又會出現一個新主題,它源於「火焰」的顛倒,帶出相反的沉靜個性。發展部則會將鋼琴的第一個新主題盡情變化,並停在明亮的降E大調上醞釀希望,不過最後整個樂章還是回到原始調性,並在微弱的音響中作結。

第二樂章浪漫曲\為輪旋曲式,A段為柔美、和諧的樂段,雖然抒情,但莫札特仍讓樂團織度變換於厚、薄之間,維持聽覺的動態。中間到C段時,作曲家無預警轉至g小調,快速的情緒變化反映出源於北德的真情風格(Empfindsamen Stil)。第三樂章輪旋曲由直接的火箭主題開始,整體樂思並不複雜,但莫札特運用了大量的半音變化,讓樂曲維持了娛樂與藝術性。




西貝流士:〈圖奈拉之天鵝〉,選自《雷敏凱寧組曲》
Jean SIBELIUS: "The Swan of Tuonela" from Lemminkäinen Suite

文/吳毓庭

二十世紀以前,芬蘭曾先後被瑞典與俄羅斯統治,導致芬蘭語文學始終無法順利發展。直到十九世紀初民族主義催化,加上俄羅斯大力鼓吹去瑞典化,情況才有所突破。1930年代,醫生隆諾特在芬蘭東南部卡瑞利亞地區工作時,開始收集農村裡的口傳歌謠,往後十五年的歲月中,他採集了十一次,最後將所有內容編纂為史詩《卡勒瓦拉》,成為民心的依憑。

《卡勒瓦拉》的意思是「卡勒瓦的人們」,整部作品從鴨蛋被打破、開天闢地起始,接著講述第一個人類萬奈摩寧如何善用音樂、英雄庫勒沃為何亂倫、北方女王婁希復仇等故事。其中雷敏凱寧是想取婁希之女的英雄,婁希要他去冥河射殺神聖的天鵝才願意應允,沒想到在途中,雷敏凱寧被北方人民用毒箭射死,雷敏凱寧的母親只好到冥界把兒子帶回,並拼揍他的身軀復活。

西貝流士以雷敏凱寧的故事,寫下了四首樂曲,分別對應一開始他如何誘惑少女、來到冥河獵殺與復活等情節,各樂章動機彼此相關,預告西貝流士往後在寫作交響曲時的手法。整部作品以第二首〈圖奈拉之天鵝〉最為著名,這首樂曲原本是打算用來作為歌劇《造船》的序曲——故事在描寫萬奈摩寧去找冥后索取能夠拼組船隻的唱詞,可惜該劇劇本始終缺乏戲劇性,作曲家最後並未完成。

西貝流士在樂譜開頭,引用了一小段史詩:「圖奈拉,死亡之境,芬蘭史詩中的地獄,被黑水與急流包圍,天鵝莊重地在其上游動、唱歌。」並以通作式手法(像故事情節一直發展下去)鋪陳場景。樂曲共分三大段,第一段非常安靜,分成十三個聲部的弦樂拉奏長音,合成水光粼粼般的音效。英國管隨後唱出哀而不傷的曲調,象徵天鵝出現,其樂句都結尾在穩定的長音上,呼應芬蘭詩歌的特色。

第二段弦樂改以撥奏伴奏,加上豎琴琶音效果,氣氛更加熱絡,彷彿天鵝的形象越來越清晰。第三段從弦樂齊奏的旋律開始,濃烈中帶著哀悼感,預告下一樂章的死亡。




約翰.亞當斯:《原子博士》交響曲 (臺灣首演)
John ADAMS: Doctor Atomic Symphony (Taiwan premiere)

文/吳毓庭

1960年代美國樂壇受印度「拉格」音樂「有限制」的即興,與印尼甘美朗不斷重複、冥想式的樂風啟發,發展出追求簡單與純粹的「低限音樂」,以擺脫歐洲複雜的「序列主義」〔註〕。早期創作者包括拉蒙特.楊、葛拉斯等,他們透過持續的頑固音型與漸變結構,創造出簡約又富生命力的作品。

小了前人約十歲的亞當斯,在1980年也以低限手法與新浪漫主義,寫下人聲暨樂團作品《簧風琴》,確立創作方向。即將邁入四十歲時,他接到導演塞拉斯邀請,完成首部歌劇《尼克森在中國》。在這次嘗試中,亞當斯用音樂挖掘角色內在,盡力去除意識形態評斷兩人功過,成功寫下現代歌劇里程碑,2005年的《原子博士》同樣秉持這個路線。

《原子博士》共有兩幕,第一幕主要在敘述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從一開始報告總統下令要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到幕終看著吊掛的原子彈感到無比掙扎。第二幕則是來到試射場地,眾人隨著倒數計時越來越焦慮,最後整個舞台在遠方鐘聲裡逐漸靜默,只剩格格不入的日語響起,核彈時代於焉到來。

2007年亞當斯從歌劇中挑選了序曲與數個片段,改寫成交響曲,並在隔年定稿,也就是這次衛武營演出的版本。樂曲共分為三個樂章,但中間接連不中斷,第一樂章〈實驗室〉出自歌劇序曲,樂曲從強烈的鼓聲中展開,各聲部長音交疊出肅殺氣氛(巧妙呼應〈圖奈拉的天鵝〉),銅管英雄式的旋律在木管紛亂音群中進行,充滿諷刺意味。進入下一樂章前,音樂停在原本合唱團唱出的:「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摧毀。」

第二樂章〈恐慌〉出自第二幕中,確定試射的第三景音樂。機械運作般的快速音符,和低限音樂中特殊的「相位」手法(讓相同音型在不同時間點出現),具象了人心的焦慮。快速音符停下後,則對應著歌劇裡,每個人擔心爆發後的結果與「愛」的消逝。

第三樂章〈三位一體〉是當時測試的名稱,靈感來自奧本海默閱讀英國文藝復興詩人多恩的十四行詩〈擊打我心〉。音樂出自第一幕的最終段落,樂團忽強忽弱的同音反覆表達出主角的煎熬,而原本由男中音演唱的旋律改由小號演奏,又多了一份淒涼。

〔註〕本段解說出自D. GROUT所著《西洋音樂史》




▲本文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原子博士》


延伸閱讀

【MUSICO特別報導】死亡的音樂之光: 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 開幕音樂會《原子博士》——專訪指揮家大衛.羅伯森

【歌劇浮世繪】亞當斯《原子博士》——真相的背後,見不得人?

Film &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