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滑Legato的義大利文原意指的是「連結」,葛洛夫音樂字典說明如下:樂句中每個音符的聲音會持續到下一個音符出現。我想,更白話一點,也就是音與音之間接續得毫無縫隙、光滑如鏡面。它呈現在樂譜上特別簡單,通常是利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圖一)ss.png" alt="" />,有時也會直接寫在音符附近(圖二)。
* 左圖一,右圖二
值得玩味的是,不同樂器要奏出圓滑效果,做法其實各有巧妙。在絃樂器上,演奏者會使用一個弓(一次向上或向下拉奏)來分配圓滑線囊括的所有音符,同理,管樂器則會使用一口氣、完全不點舌的方式操作。至於聲樂,圓滑可說是義大利美聲唱法(bel canto)的最重要目標之一——這套發聲系統利用母音帶出平均的歌唱音色,讓每個音/字綿密接續。作曲家實際寫在樂譜上時,常常會讓欲圓滑的音符唱在一個母音上,比如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中的的〈微風輕吹〉(Sull' aria),最開始就是三個音唱一個音節(圖三)。
* 圖三
其實每一種樂器要做到漂亮的圓滑都不容易,比如管樂器,雖然一口氣配合手指運作看似就能圓滑,但若更求完美,會發現手指蓋下音孔的動作要非常柔緩,不能急躁,否則音與音銜接也會斷裂。另外,鋼琴因為是擊絃發聲,聲音先天就是一顆一顆冒出,幸好有賴過去數百年來偉大鋼琴家們的努力,才開展出琴音的「歌唱」特質。
葛洛夫音樂字典在說明鋼琴圓滑奏時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與貝多芬同時代的日耳曼音樂家胡麥爾(J. N. Hummel,1778-1837)在他的教本《鋼琴大全》中提到,鋼琴家可以在彈奏時稍微延長某些音,這會幫助音響有更好的連結(圖四)。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見胡麥爾建議大家延長的音,連起來剛好是一小段音階(Sol-La-Si-Do)。透過這樣的操作,不難想像聽眾會因為被暗示了一條旋律,而感受到音與音之間有密切聯繫,進而打破當時鋼琴聲響的延續性尚未如現代鋼琴充足的限制。
* 圖四
十九世紀之後,因為蕭邦積極運用美聲唱法於鋼琴演奏中,使得圓滑奏更加被看重。蕭邦的學生Friedericke Müller寫道:「他(蕭邦)的演奏總是高貴又美麗;他的聲音會唱歌,無論是大聲或小聲。他總是費盡力氣教導學生要能圓滑、有如歌般的演奏。他最嚴厲的批評常常是他或她沒有將音符兩兩相連。」不過很可惜,在我目前查閱到的資料中,蕭邦似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如何彈奏出好的圓滑的指示,倒是後來的鋼琴家頻頻為了彈奏好蕭邦,而留下許多圓滑奏論述。鋼琴家列文涅(Josef Lhevinne , 1874-1944)在他的《鋼琴基礎彈奏》(“Basic Principles in Pianoforte Playing”)中,非常清楚地指出好的圓滑該如何處理:好的圓滑奏是一個音能流(float)到下一個音裡,唯有音色相似才可以做到這件事。
儘管蕭邦的圓滑線條讓我沉醉,但真正讓我「難忘」的圓滑片段卻在一首管絃樂曲中——這份「難忘」是美好到捨不得忘記,同時也畏懼到想忘忘不掉。那是在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O. Respighi, 1879-1936)的《羅馬之松》第三樂章〈賈尼科洛山的松樹〉(I pini del Gianicolo)開頭(圖五),當鋼琴彈完大片音群描摹出月光灑落山丘,單簧管的圓滑獨奏幽然浮生,並被裝了弱音器的絃樂團推波助瀾而越飄越遠。這一段旋律非常靜謐,彷彿萬物業已沉睡,然而旋律走向卻極為曲折、充滿大跳音程,演奏者要非常小心嘴型和氣流,才能讓如煙的效果顯影。也許是那樣困難,才能把人心帶到超脫現實處,讓圓滑不只圓滑,最終收斂塵世的毛邊。
* 圖五
* 左圖一,右圖二
值得玩味的是,不同樂器要奏出圓滑效果,做法其實各有巧妙。在絃樂器上,演奏者會使用一個弓(一次向上或向下拉奏)來分配圓滑線囊括的所有音符,同理,管樂器則會使用一口氣、完全不點舌的方式操作。至於聲樂,圓滑可說是義大利美聲唱法(bel canto)的最重要目標之一——這套發聲系統利用母音帶出平均的歌唱音色,讓每個音/字綿密接續。作曲家實際寫在樂譜上時,常常會讓欲圓滑的音符唱在一個母音上,比如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中的的〈微風輕吹〉(Sull' aria),最開始就是三個音唱一個音節(圖三)。
* 圖三
其實每一種樂器要做到漂亮的圓滑都不容易,比如管樂器,雖然一口氣配合手指運作看似就能圓滑,但若更求完美,會發現手指蓋下音孔的動作要非常柔緩,不能急躁,否則音與音銜接也會斷裂。另外,鋼琴因為是擊絃發聲,聲音先天就是一顆一顆冒出,幸好有賴過去數百年來偉大鋼琴家們的努力,才開展出琴音的「歌唱」特質。
葛洛夫音樂字典在說明鋼琴圓滑奏時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與貝多芬同時代的日耳曼音樂家胡麥爾(J. N. Hummel,1778-1837)在他的教本《鋼琴大全》中提到,鋼琴家可以在彈奏時稍微延長某些音,這會幫助音響有更好的連結(圖四)。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見胡麥爾建議大家延長的音,連起來剛好是一小段音階(Sol-La-Si-Do)。透過這樣的操作,不難想像聽眾會因為被暗示了一條旋律,而感受到音與音之間有密切聯繫,進而打破當時鋼琴聲響的延續性尚未如現代鋼琴充足的限制。
* 圖四
十九世紀之後,因為蕭邦積極運用美聲唱法於鋼琴演奏中,使得圓滑奏更加被看重。蕭邦的學生Friedericke Müller寫道:「他(蕭邦)的演奏總是高貴又美麗;他的聲音會唱歌,無論是大聲或小聲。他總是費盡力氣教導學生要能圓滑、有如歌般的演奏。他最嚴厲的批評常常是他或她沒有將音符兩兩相連。」不過很可惜,在我目前查閱到的資料中,蕭邦似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如何彈奏出好的圓滑的指示,倒是後來的鋼琴家頻頻為了彈奏好蕭邦,而留下許多圓滑奏論述。鋼琴家列文涅(Josef Lhevinne , 1874-1944)在他的《鋼琴基礎彈奏》(“Basic Principles in Pianoforte Playing”)中,非常清楚地指出好的圓滑該如何處理:好的圓滑奏是一個音能流(float)到下一個音裡,唯有音色相似才可以做到這件事。
儘管蕭邦的圓滑線條讓我沉醉,但真正讓我「難忘」的圓滑片段卻在一首管絃樂曲中——這份「難忘」是美好到捨不得忘記,同時也畏懼到想忘忘不掉。那是在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O. Respighi, 1879-1936)的《羅馬之松》第三樂章〈賈尼科洛山的松樹〉(I pini del Gianicolo)開頭(圖五),當鋼琴彈完大片音群描摹出月光灑落山丘,單簧管的圓滑獨奏幽然浮生,並被裝了弱音器的絃樂團推波助瀾而越飄越遠。這一段旋律非常靜謐,彷彿萬物業已沉睡,然而旋律走向卻極為曲折、充滿大跳音程,演奏者要非常小心嘴型和氣流,才能讓如煙的效果顯影。也許是那樣困難,才能把人心帶到超脫現實處,讓圓滑不只圓滑,最終收斂塵世的毛邊。
* 圖五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