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特別報導】用炙熱的音符揮灑出凜冽中的彩姿——《凜 / 烈》林思茵✕陳昱諺 雙鋼琴音樂會 - MUSICO

【MUSICO特別報導】用炙熱的音符揮灑出凜冽中的彩姿——《凜 / 烈》林思茵✕陳昱諺 雙鋼琴音樂會

33
2,689
2022.06.01|採訪‧文/陳佩珊

兩位旅美優秀青年鋼琴家—林思茵與陳昱諺將於 6月16日及 7月3日兩天分別在臺北國家兩廳院演奏廳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雙鋼琴音樂會,安排演奏多首俄國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洛西卡〉、選自包羅定的歌劇《伊果王子》中的〈韃靼舞曲〉,以及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雙鋼琴組曲〉。兩位鋼琴家在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求學期間經常相約一起練琴、吃飯、聊天,成為一拍即合、有默契的好朋友。 2020年因為 Covid-19 疫情爆發,兩人在臺灣相聚重逢,閒聊之餘,發現當年在紐約所學所見的一切仍記憶猶新,因而有了辦這場雙鋼琴音樂會的想法。此外,兩人其實也有許多奇妙的巧合與相似之處。

因為國小在學校節奏樂隊吹奏口風琴,陳昱諺因而對鋼琴產生了興趣,而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並在國內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林思茵則是從小受到了身為鋼琴老師的媽媽啟蒙,耳濡目染的環境下,讓她一路都在音樂班成長茁壯。有趣的是,兩人在曼哈頓音樂院就讀時,各自的指導老師剛好都是俄國鋼琴家,又剛好擔任彼此畢業音樂會的評審。在音樂風格方面,林思茵與陳昱諺也都特別喜愛色彩豐富的俄國作品,這些共同點,不僅加深了兩人之間的連結,無形中也型塑了兩人共通的音樂語彙。

提到林思茵與陳昱諺在美國的指導老師都是俄國鋼琴家,就不得不提到當年他們與老師相識的機緣,以及所帶給他們的影響。陳昱諺說:「當初透過同學推薦,上網看到了指導教授亞歷山大.蒙托斯基 (Alexandre Moutouzkine) 的演出後就深受吸引,他的音樂詮釋是我所喜歡的風格,因此決定進入他的指導班級來學習。教授在演奏詮釋上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常常告訴我不要顧忌太多,也一直跟我強調:『最好的技巧不是手上的技術,而是耳朵的敏銳度。』同時,他也經常要求我從作曲家創作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詮釋作品。」

林思茵則是因為以前老師的推薦而進入阿爾卡季.阿羅諾夫 (Arkady Aronov) 教授門下。提到教授的教學方式,她說:「Aronov 教授是一位重視觀察及思考的老師。他不會直接改變學生彈奏的方式,而是逐步以作曲家的邏輯、風格、或是樂譜上的細節來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教授必須非常有耐心,而學生本身也得要不斷地思考推敲、修剪想法,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新的變化。」


▲ 圖 鋼琴家林思茵,曾獲美國鋼琴家 A. Moutouzkine 評論「擁有出色的音樂性,以及極抒情的特質。」(歐普思音樂藝術 提供)

求學期間身處異地,不同國家的文化與學習風氣也帶給林思茵、陳昱諺不一樣的體驗。陳昱諺說:「本身就非常喜愛自由開放的美國,在這個被稱為「大熔爐」的國家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及種族。自己的個性其實是比較容易害羞且保守,因此想要到一個與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國度學習,希望藉此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此外,陳昱諺提及歐美國家與亞洲地區的學生在學習風氣上的差異,他發現亞洲地區的學生,大部分都嚴謹遵守「尊師重道」的精神在學習,不太敢發表自己的想法;但在美國,學生和老師之間沒有非常鮮明的界限,課堂上隨時都能看到當地的學生和老師彼此輕鬆討論,這也讓他感受到很大的文化衝擊。

林思茵則說:「在美國大熔爐中人才濟濟,特別是在非常重視個人自由和思想的紐約,若是沒有強烈的個人見解及表達能力,可能就會迷失在這個大都會之中。因此課堂中,老師們非常重視大原則和邏輯,教學時也大多抱持著平等開放的態度。就以我自己現在的鋼琴教授伊沃.卡爾切夫 (Ivo Kaltchev) 來說,他在教學和詮釋上都有他自己的原則跟方法,但在不偏頗的情況下,他也非常樂意聽相反的立場和見解,就算最後還是不認同,他也能夠接受學生選擇了一個讓心靈滿足的詮釋。」

在林思茵與陳昱諺身上可以感受到他們沉浸在不同的文化中所得到的滋養與內涵,也因為身處不同文化的交集聚合,讓這場音樂會更增添許多色彩。本次音樂會的演出曲目皆是由管弦樂曲改編,要如何完美地讓雙鋼琴展現管弦樂團飽滿的和聲、織度,以及豐富的音色則是一大考驗,陳昱諺表示:「鋼琴之所以被稱作樂器之王,就是在於鋼琴能模仿管弦樂團般的聲響效果,在這套曲目裡面,我也認為只有鋼琴可以做到這個效果,一是鋼琴的音域夠廣泛,像是敲擊樂的樂段都在低音域的部分;很多舞蹈樂段的部份都在的中音域;而高音域大部分是在製造一些神秘的氛圍,而雙鋼琴最大的優勢,無非就是加強整個音樂的氣勢與厚度,更是彌補或互補了所缺的地方。以〈彼得洛西卡〉雙鋼琴版本而言,是史特拉汶斯基與另一位作曲家共同重新改編,因此我相信這樣的和聲效果是作曲家本人所認可能夠與管絃樂團比擬的。」

林思茵也表示:「一開始拿到〈彼得洛西卡〉雙鋼琴版本的時候,會不小心以鋼琴曲的方式來練習,但後來多聽幾次管弦樂的版本之後,我發現在揣摩管弦樂後所做出的音色跟原來的聲音非常不一樣,以模仿不同器樂的方式去彈奏,鋼琴真的能做出非常廣的音色,也更創造了新鮮、有別於管弦樂團的聲響,整個效果也更佳熱鬧歡騰,這樣的彈奏方式跟一般的鋼琴曲非常不同。」


▲ 圖 鋼琴家陳昱諺獲美國鋼琴家 A. Aronov 評論「一位才華洋溢的年輕鋼琴家,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性與想像力及傑出精湛的技巧。」(歐普思音樂藝術 提供)

雙鋼琴的完美呈現不僅考驗著兩位演奏家本身的演奏技巧,更需要彼此間的默契配合。然而特別的是,目前林思茵與陳昱諺分別身處紐約與台北兩地,因此在音樂會準備的前期,兩人必需先把自己彈奏的部分,用手機錄音然後傳給對方,再互相討論該如何配合,並共同決定音樂詮釋及演奏的方向。甚至有時直接在線上聽著對方的演奏,然後彈奏自己的部分,雖然效果有限,但疫情期間的克難練習方式也是另一種修煉。林思茵說:「這樣的練習方式,不僅要熟練自己的聲部,連對方的聲部也都要非常熟悉,甚至在練習時也能哼唱出對方的旋律。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方式讓我們練習成為一位成熟的音樂家,當我們各自對樂曲的技巧和想法都較為成形,直接去碰撞產生火花,就不會有互相陪練的感覺。」

提到這次音樂會的標題「凜 / 烈」,發想起源是林思茵和陳昱諺兩人希望藉由雙鋼琴的魅力,讓觀眾體驗冷冰與熱火的反差感。這次所安排演出的三套曲目都是俄國作曲家的作品,一般而言,觀眾對於俄國的印象大多都是冰天雪地的國度,但他們的音樂卻是熱情萬分,滿腔沸騰的情緒奔放,幾乎可以融化嚴寒中的冰雪,在如此強烈的對比中,期待觀眾可以從音樂中發現滿滿的驚喜,就像在凜冽寒風中那一口伏特加入喉的溫熱幸福感。


▲ 主圖 鋼琴家林思茵與陳昱諺曾為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的同窗好友(歐普思音樂藝術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凜 / 烈》林思茵✕陳昱諺 雙鋼琴音樂會|台北場 6/16(四)19:30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凜 / 烈》林思茵✕陳昱諺 雙鋼琴音樂會|高雄場 7/3(日)14:30 衛武營表演廳

凜冽970x250

最新新聞

梵志登長榮

長榮交響樂團宣布 禮聘世界級指揮家—梵志登大師為駐團藝術家 攜手提升台灣古典樂壇實力

14
223
2024.11.22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張榮發基金會所屬長榮交響樂團昨(21)日宣布自明(2025)年起禮聘世界級指揮家...詳全文
10_ 記者會(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_

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領航重建 全臺舞蹈系共襄盛舉

0
55
2024.11.21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春之祭」即將展現於臺灣的舞臺!基於培育年輕世代...詳全文
合照。攝影 林峻永,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_

衛武營2025年搶票啟動 上半年逾30檔精彩演出 會員早鳥11/22啟售

2
112
2024.11.21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迎向2025年節目檔檔精彩,上半年【瘋迷24】、【衛武營國...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