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薩拉托斯基來自俄羅斯西北部的一個小城鎮,父母都是手風琴家,哥哥也是一位鋼琴家,可說是出生於音樂世家。自幼展現音樂天賦的尼古拉,9歲就舉辦了第一場個人獨奏會,優異的表現也為他贏得與管弦樂團合作演出的機會。15歲進入莫斯科中央音樂學院,在傳奇鋼琴大師 Elena Richter 指導下,錄取莫斯科國立音樂學院。在求學期間,除了音樂之外,也身處在鄉間的緣故,他也經常從事砍柴、除草或是農耕等「戶外活動」。對此尼古拉表示:「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因為不僅陶冶了我對音樂的興趣及發展,透過親近大自然更讓我在音樂學習上得到正面的能量與靈感。」相信有如此特別的生活經驗,也讓尼古拉在許多國際鋼琴大賽中脫穎而出,在2013完成碩士學位後,他成為了一名職業鋼琴家,演奏足跡遍佈歐、美、亞洲、大洋洲與非洲等,在世界各地展現高超的琴藝與分享他的音樂。
本次尼古拉將以《指尖上的巔峰挑戰》為題,帶來兩部曠世巨作:李斯特之12首完整《超技練習曲》,以及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作品39號、全套共9首的《音畫練習曲》。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F. Liszt, 1811-1886) 除了是浪漫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淋漓盡致,讓鋼琴的張力與表現力極佳化。其著名曲目包含《匈牙利狂想曲》、《帕格尼尼練習曲》與《但丁交響曲》等。本次尼古拉選擇以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作為整場音樂會的上半場,這部包含12首完整的練習曲是李斯特在15歲所寫下的《十二首練習曲》(Étude en douze exercices) 經過修改多次後,最終於1852年定稿出版的《超技練習曲》,並題獻予他的老師徹爾尼 (Carl Czerny, 1791-1857)。值得一提的是過往作品以高超技巧著稱的李斯特,《超技練習曲》除跳脫以往框架,更著重於情感上的鋪陳與著墨,雖然在音型上加以簡化,但在表現上卻呈現豐富且變化多端的情感,如同欣賞一首首雅詩般。
音樂會的下半場,尼古拉將彈奏拉赫曼尼諾夫 (S. Rachmaninoff, 1873-1943) 的《音畫練習曲》,他提到:「拉赫曼尼諾夫一直都是我最愛的作曲家,他的音樂一直陪伴著我。他的音樂給我一種很親近的感覺,對我來說非常珍貴。」拉赫曼尼諾夫不僅是作曲家,更是鋼琴家與指揮家,可說是集所有音樂才華於一身的全方位音樂家。據說他有雙巨大無比的雙手,可以輕鬆彈奏12度音,他所寫的鋼琴曲對於其他演奏者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技巧。在《音畫練習曲》中充分展現了豐富的色彩紋理與聲響變化,透過特殊的音樂手法,描繪出特定的景象,結合其他練習曲的元素,最後加上拉赫曼尼諾夫豐沛的情感表現,讓觀眾可以體現此部作品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