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這是許多人從小到大不變的興趣,即便是老掉牙的故事,只要說得扣人心弦,一樣會有忠實聽眾。法國童話作家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的《灰姑娘》就是經典例子。
佩羅筆下的灰姑娘,升級成: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在父親過世之後,家產被狠心的繼母霸佔,並且受到繼母所生的兩位女兒欺負。後來因為神仙教母從旁協助,灰姑娘得以參加皇宮舞會,甚至讓王子為之驚艷,但因為受限於魔法,灰姑娘不得不在午夜12點趕回家,匆忙中留下一支玻璃鞋。王子循線挨家挨戶搜尋,終於找到心愛的灰姑娘,兩人結為連理。
看似簡單的情節,終歸說起來,不外乎是:好心有好報,而且會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促成美好姻緣!
在古典音樂史上,歷來以灰姑娘為題材的創作還不在少數,最知名的幾部,包括了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在1817年發表的喜歌劇《灰姑娘》(La Cenerentola)。到了二十世紀,前有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的芭蕾舞劇,後有美國作曲家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dgers, 1902-1979)在1957年發表的電視音樂劇,捧紅了影星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更近一點的例子,則是英國天才作曲家阿瑪.朵徹(Alma Elizabeth Deutscher, b.2005),在她年僅十歲就創作了歌劇《灰姑娘》,並且由指揮大師祖賓.梅塔(Zubin Mehta)指揮首演。除此之外,以這個童話故事衍生的電影和電視劇更是不計其數。灰姑娘有多紅?以上這些紀錄就說明了一切。
至於音樂手法上,馬斯內展現了旺盛的企圖心。開場短短的前奏,展現了巴洛克時期的華麗和莊嚴;之後在第一幕裡灰姑娘的獨白《我的姐姐們多幸福》以及神仙教母的登場、第二幕宮廷舞會裡王子與灰姑娘的二重唱、第三幕裡從舞會匆忙趕回家的灰姑娘獨白等,則是融合了十九世紀初義大利美聲歌劇的華麗,還有十九世紀中葉之後的法國抒情歌劇以及喜歌劇風格。當然,法國大歌劇裡少不了的芭蕾場景,在這齣歌劇裡一應俱全。
更特別的是,其他版本裡的王子不外乎英挺瀟灑的造型,但是馬斯內卻突發奇想,安排了次女高音反串,劇中穿針引線的神仙教母,則是由音色輕盈亮麗的花腔女高音飾演。匠心獨具的音色設計,就足以讓人想一聽究竟……。
所以,即便灰姑娘在法國作家佩羅的筆下待在灰燼裡三百多年,人們總是期待灰姑娘褪去灰燼、華麗轉身的剎那。或許在此刻,你心裡的某個嚮往,也被悄悄地滿足了!
▲主圖 臺中國家歌劇院年度旗艦歌劇製作《灰姑娘》由英國皇家歌劇院、比利時皇家鑄幣局劇院、法國里爾歌劇院、西班牙巴塞隆納里西奧大劇院共同製作,在法國鬼才導演羅杭.佩利(Laurent Pelly)極具巧思的塑造下,將於12/14~12/17演出。(圖|© ROHBill Cooper、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超自然力量牽線
事實上,《灰姑娘》不完全是佩羅的原創,根據文獻記載,早在西元前就已經有了這個故事的雛型。在一篇名為《羅多比斯》(Rhodopis)的希臘童話故事裡,描述了一位希臘奴隸成為埃及國王妻子的故事。這則故事被視為最早的灰姑娘題材,只不過,故事裡的女奴隸和埃及國王絕對想不到:往後兩千年之間,竟然衍生出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相似版本,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佩羅的《灰姑娘》。佩羅筆下的灰姑娘,升級成: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在父親過世之後,家產被狠心的繼母霸佔,並且受到繼母所生的兩位女兒欺負。後來因為神仙教母從旁協助,灰姑娘得以參加皇宮舞會,甚至讓王子為之驚艷,但因為受限於魔法,灰姑娘不得不在午夜12點趕回家,匆忙中留下一支玻璃鞋。王子循線挨家挨戶搜尋,終於找到心愛的灰姑娘,兩人結為連理。
看似簡單的情節,終歸說起來,不外乎是:好心有好報,而且會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促成美好姻緣!
玻璃鞋的蝴蝶效應,由此開始……
活躍於巴洛克時期的佩羅,藉著童話創作展現了當時期的藝術特色之一,那就是「幻想」。在現實生活裡無法實踐的,不如就在創作天地裡自由揮灑,除了人世間的人性交際場之外,有時加入來自仙界的角色,畫龍點睛地帶動情節發展,在不著痕跡的手法之下,一方面達到了道德訓誡,二方面則是開啟想像空間,不只小孩喜歡,就連大人也愛,當然更少不了觸角敏銳的藝術創作者!在古典音樂史上,歷來以灰姑娘為題材的創作還不在少數,最知名的幾部,包括了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在1817年發表的喜歌劇《灰姑娘》(La Cenerentola)。到了二十世紀,前有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的芭蕾舞劇,後有美國作曲家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dgers, 1902-1979)在1957年發表的電視音樂劇,捧紅了影星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更近一點的例子,則是英國天才作曲家阿瑪.朵徹(Alma Elizabeth Deutscher, b.2005),在她年僅十歲就創作了歌劇《灰姑娘》,並且由指揮大師祖賓.梅塔(Zubin Mehta)指揮首演。除此之外,以這個童話故事衍生的電影和電視劇更是不計其數。灰姑娘有多紅?以上這些紀錄就說明了一切。
馬斯內的灰姑娘,與眾不同?
在羅西尼的筆下,他把原本太過孩子們幻想色彩的章節重新調整,並且融入更多幽默諷刺的趣味。這個改編版本對於大多數已經熟悉原本童話的觀眾來說,或許會覺得有點「成人眼光」,相較之下,法國作曲家馬斯內(Jules Massenet, 1842-1912)的歌劇《灰姑娘》,就比較原汁原味。至於音樂手法上,馬斯內展現了旺盛的企圖心。開場短短的前奏,展現了巴洛克時期的華麗和莊嚴;之後在第一幕裡灰姑娘的獨白《我的姐姐們多幸福》以及神仙教母的登場、第二幕宮廷舞會裡王子與灰姑娘的二重唱、第三幕裡從舞會匆忙趕回家的灰姑娘獨白等,則是融合了十九世紀初義大利美聲歌劇的華麗,還有十九世紀中葉之後的法國抒情歌劇以及喜歌劇風格。當然,法國大歌劇裡少不了的芭蕾場景,在這齣歌劇裡一應俱全。
更特別的是,其他版本裡的王子不外乎英挺瀟灑的造型,但是馬斯內卻突發奇想,安排了次女高音反串,劇中穿針引線的神仙教母,則是由音色輕盈亮麗的花腔女高音飾演。匠心獨具的音色設計,就足以讓人想一聽究竟……。
麻雀變鳳凰
麻雀變鳳凰的故事,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灰姑娘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但為何大家一看再看?或許是其中的勵志成分,再加上鼓舞人心的結局。所以,即便灰姑娘在法國作家佩羅的筆下待在灰燼裡三百多年,人們總是期待灰姑娘褪去灰燼、華麗轉身的剎那。或許在此刻,你心裡的某個嚮往,也被悄悄地滿足了!
▲主圖 臺中國家歌劇院年度旗艦歌劇製作《灰姑娘》由英國皇家歌劇院、比利時皇家鑄幣局劇院、法國里爾歌劇院、西班牙巴塞隆納里西奧大劇院共同製作,在法國鬼才導演羅杭.佩利(Laurent Pelly)極具巧思的塑造下,將於12/14~12/17演出。(圖|© ROHBill Cooper、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2023 NTT遇見巨人—馬斯內歌劇《灰姑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