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樂壇法比學派小提琴大師——杜梅(Augustin Dumay),1949年出生於巴黎,年僅十歲便踏入巴黎音樂院。這位年輕且才華洋溢的小提琴家在密爾斯坦(Nathan Milstein, 1904-1992)、葛魯米歐(Arthur Grumiaux, 1921-1986)等傳奇小提琴大師的耐心栽培下,逐漸蛻變為成熟的演奏家。然而,杜梅在國際音樂舞台嶄露頭角的關鍵時刻,卻是在1979年獲得已故指揮大師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的特別邀請。當時年僅三十歲的他成為卡拉揚指揮下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客席獨奏家,與大提琴家馬友友同臺合作,此次演出在巴黎掀起了極大迴響。隨後,他再度受邀與柏林愛樂樂團攜手演出,這次他與柯林・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 1927-2013)共同演繹的音樂會贏得了滿堂喝彩與高度評價,進一步確立了他在國際音樂界的地位。四十多年來,杜梅一直保持著國際一流的聲譽,成為這個時代的音樂大師。此次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之邀,將於11月8日在國家音樂廳帶來阿班・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的小提琴協奏曲及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的《吉普賽人》,透過這些經典作品,將其厚實的音樂技巧與內涵呈現在觀眾面前,此外,他與桂冠指揮殷巴爾(Eliahu Inbal)的互動與風範也將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曾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杜梅除了定期與國際重要樂團演出外,也參與室內樂的演出,灌錄發行過不計其數的唱片專輯,其中他與葡萄牙籍鋼琴家皮耶絲(Maria Joao Pires)所錄製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被讚許為「與葛魯米歐與哈絲基爾、曼紐因與肯普夫,或帕爾曼與阿胥肯納吉的二重奏組合擁有同等地位的演奏水準」。除此之外,杜梅也是一位活躍的指揮家,他演奏並指揮薩爾茲堡室內樂團(Camerata Academica Salzburg)錄製的「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受到媒體雜誌的佳評,之後也推出許多屢獲殊榮的錄音作品。從2002年起,他擔任了布魯塞爾伊莉莎白皇后音樂學院 (Queen Elisabeth Music Chapel) 小提琴部門的教授,教導培育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小提琴家,此外也會在每四年一次的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大賽(Queen Elisabeth Competition)中見到他擔任評審委員的身影。對此,杜梅曾經在一次專訪中表示,他其實是反對比賽的人,而且將比賽視為許多音樂家所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必要之惡,他說:「大賽的主席告訴我,魯普(Radu Lupu, 1945-2022)也曾向他表達對比賽所持的反對態度,然而他說在評審團中的確需要一些討厭比賽的人,也許這樣我們才能改變比賽的性質。」這些理念在在強調了杜梅認為音樂家的「個性」絕對不應該被壓制的想法。
在本場音樂會中,杜梅將演奏奧地利作曲家貝爾格在他去世前一年 (1935年) 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這部深情哀痛的作品是為「致一位天使的回憶」,正是在18歲花漾年華中夭折的瑪儂•葛羅培斯(Manon Gropius, 1916-1935),貝爾格在作品序言中獻詞:「把一個年輕女孩的天性轉化為音樂」,將這部作品作為悼念這個逝去年輕生命的紀念碑。身為十二音列的先驅之一,貝爾格在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中運用了他嫻熟的作曲技法,雖打破傳統的調性體系,但因豐富的情感表現,在複雜的和聲與旋律結構中也呈現出明顯帶有調性的片段,試圖在調性音樂和序列主義間尋求融合。以小提琴的四根空絃由低到高地揭開序幕,節制而逐步上行的堆疊排列,彷彿在一片寂靜之中對生命本質的反覆探索。曲中貝爾格刻意引用了具有調性的奧地利南部民歌,凸顯「生與死」的對立思考,並引用了巴赫聖詠中的「夠了!(Es ist genug!) 」來呼應對死亡的渴望。整部作品需要的不僅是卓越的技巧和表現力來營造豐富的音樂色彩,更考驗著演奏家對於生命歷程的深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