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下簡稱台北愛樂)甫於11月13日舉辦「台北愛樂X簡文彬-威爾第《安魂曲》」音樂會,撼動無數觀眾的心。緊接著,延續充沛的能量,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將於12月5日星期二晚間於臺北國家音樂廳,12月6日星期三晚間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與德國著名指揮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es, b. 1947)攜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及國內知名聲樂家——女高音林慈音、女低音鄭海芸、男高音林義偉及男低音葉展毓,一同演繹音樂之父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B小調彌撒》(Mass in b minor, BWV. 232)。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為國內率先以演唱無伴奏現代精緻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最初的團員是從150人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30人所組成的,可謂是團中的菁英份子。為詮釋出完美的巴赫《B小調彌撒》,此次演出更力邀在全球備受讚譽的貝爾紐斯共襄盛舉。貝爾紐斯為世界知名的合唱指揮,致力於巴洛克人聲、近代合唱交響曲及無伴奏人聲演出。他在1968年創立的斯圖加特室內合唱團(Kammerchor Stuttgart),被視為全球「鑑古演奏」(Historische Aufführungspraxis)樂團中最頂尖的團體之一。1987年,貝爾紐斯更創辦了斯圖加特巴洛克音樂節(Festival Stuttgart Barock)。這個音樂節為歷史表演者們提供舞台,也讓斯圖加特成為歐洲古樂表演的重鎮之一。音樂上過人的成就使貝爾紐斯獲得多項獎章,像愛迪生獎章(Edison Award, 1990)、金音叉獎(Diapason d’ Or, 1990)、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功績勳章(Order of Merit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1993)等。2009年,他更獲得德國萊比錫頒發的巴赫獎章(Bach Medal),以表彰他在巴赫音樂推廣上的不遺餘力。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B小調彌撒》為巴赫晚年最重要的宗教音樂作品。完整的天主教彌撒音樂總共包含五個段落:「垂憐經」(Kyrie)、「光榮頌」(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及「羔羊經」(Agnus Dei)。巴赫為德國新教路德教派的信徒,一生創作過不少彌撒作品,但多為簡短的彌撒曲,只使用了上述五個經文段落的局部內容。不過,在創作《B小調彌撒》時,巴赫卻完整創作出這五個段落,這也使得這部作品的長度超越了先前所有彌撒曲。十八世紀的作曲家們創作的彌撒曲大多是為教會儀式所創作的,時間通常是半小時左右。然而,巴赫《B小調彌撒》的總長度卻將近快兩小時。龐大的規模預示了未來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莊嚴彌撒曲》(Missa solemnis)及浪漫樂派以後的大型彌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