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3|採訪‧文/
李育潔
隨著新樂季開跑,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aipei Symphony Orchestra,下簡稱TSO)令人引頸期盼的「名家系列」也將在8月31日晚間,於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登場。今年,TSO特別力邀近年在國際綻放光芒的韓國指揮家Samuel Lee(李承原)及日本小提琴家三浦文彰(Fumiaki Miura)為本系列揭開序幕。在音樂會中,Samuel Lee除了將帶領TSO演奏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的《魔彈射手》序曲(Der Freischütz Overture),也將帶來多首芬蘭經典作品,如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的《塔皮奧拉》(Tapiola, Op. 112)及《C大調第七號交響曲》(Symphony No.7 in C Major, Op. 105)。而三浦文彰則將於音樂會中與TSO共演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這次為「名家系列」打頭陣的指揮家Samuel Lee早年為中提琴演奏家,師承中提琴教母齊瑪曼(Tabea Zimmermann)的他,不但曾在2009至2017年擔任世界知名的Novus四重奏的中提琴家,與該團橫掃多項國際室內樂大獎,更曾於萊比錫的孟德爾頌音樂戲劇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Leipzig)擔任中提琴教授。長年累積的音樂品味及表現力,使Samuel Lee自轉戰指揮起,便吸引了世界樂壇的目光,在2023至2024樂季獲聘為美國辛辛那提交響樂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的副指揮。2024年,Samuel Lee一舉奪下哥本哈根「馬爾科國際青年指揮大賽」(Malko Competition for Young Conductors)的首獎。由於在這個世界最負盛名的指揮大賽展現出色的能力,Samuel Lee更獲得與二十四個世界頂尖交響樂團合作的指揮合約,未來備受矚目。
此次來臺,Samuel Lee特別選擇以韋伯的歌劇《魔彈射手》序曲開場,以表現他對於德國浪漫管弦樂作品的詮釋功力。《魔彈射手》為早期浪漫主義歌劇的經典,TSO甫於去年與高雄衛武營藝術中心合作該劇,精彩演出深獲好評。在劇中,渴望獲得射擊比賽冠軍的射手,與魔鬼交易換取了百發百中的魔彈。相較於深受臺灣歌劇迷們喜愛的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韋伯的配器較為清麗,仍帶有古典時期靈巧、清新的風格。流暢、詼諧的曲風,搭配時而華麗、絢爛的音響。而在描寫魔鬼時,韋伯大幅運用了在十九世紀初期較少人使用的增減和弦及半音階,營造出陰森、古怪的氣氛。精湛的手法,啟發了日後浪漫時期作曲家的歌劇創作,可說是音樂史上的關鍵作品。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圖|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在序曲過後,三浦文彰將與TSO合作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三浦文彰為2009年漢諾威國際小提琴大賽(Joseph Joachim Hannover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首獎得主,也是該賽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除了與世界知名的樂團及指揮合作,三浦傑出的演奏能力及出眾的藝術涵養,使他自2018年起受邀擔任日本三得利音樂廳「ARK Classics」的藝術總監,並於2019年及2022年,入選日本富比士「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Forbes 30 Under 30)。這次三浦要演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為布拉姆斯獻給小提琴傳奇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的作品,也是他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在過去,這首協奏曲的褒貶不一,許多人認為布拉姆斯並沒有發揮獨奏家該有的舞台魅力或炫技感,反而將獨奏小提琴視為管弦樂團的一部分,對此,三浦認為:
「這首協奏曲非常像室內樂。因此,與不同指揮及樂團合作會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演奏體驗。」他也說:
「我在年紀很小時就學了這首協奏曲,但我一直等到二十歲左右才開始演出它。演奏這首協奏曲就像在攀登一座雄偉的高山或是打造一棟壯麗的建築。在挑戰這首曲目時,我覺得我每次的感受都比之前更好,我從中探索到更多樂趣,而我也知道自己變成更好的音樂家。」
三浦文彰近年演奏由義大利著名製琴師瓜內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於1732年製作的名琴
「卡斯頓」(Kaston)。這把琴是由日本企業家志村光(Hikaru Shimura)先生慷慨出借給三浦的,對此他說:
「卡斯頓是我至今接觸過最棒的一把琴。當我第一次演奏這把琴,我馬上愛上它濃厚、深沉、黝暗的音質,而在高音域,它又能發出明亮、令人難以置信的音量。對於自己能夠演奏這把琴,我真的充滿感謝。」豐厚的音響搭配上布拉姆斯莊重的小提琴協奏曲,想必一定能激盪出難以言喻的火花,喜愛布拉姆斯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場演出。
▲小提琴家三浦文彰(圖|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在音樂會下半場,Samuel Lee將與TSO一同為樂迷獻上西貝流士的交響詩《塔皮奧拉》,及他最後一首交響曲——《C大調第七號交響曲》。1926年完成的《塔皮奧拉》,標題代表著芬蘭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中多次提及的森林精靈。藉由此曲,西貝流士描寫了北國原始、神秘、廣闊的森林,以及住在其中的古老神明和精靈。芬蘭作曲家馬代托亞(Leevi Antti Madetoja, 1887-1947)曾說:
「有時我們會聽到精靈憂鬱、反覆的呼喚;有時森林中孤獨的漫遊者宣洩著生活的痛苦。這是部美麗的作品,作曲技術上很接近他的《第七號交響曲》。」而在8月31日的音樂會中,樂迷很幸運也能同時欣賞到西貝流士的第七號交響曲。這首交響曲是西貝流士自1914年開始,醞釀十年至1924年才完成的作品。最初,他設計以三個樂章完成這首作品,但在各種取捨、調整後,此曲以交響曲中少見的「單樂章」形式完成。第七號交響曲過去常被稱作「交響幻想曲」(symphonic fantasy),由於以單樂章構成,全曲的音樂素材集中,結構及精神內涵都展現了強大的力量。西貝流士藉由管弦樂表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而弦樂許多宛如光影變化般的音色轉變更使得這部作品在1980年代,被法國巴黎「聲響與音樂研究綜合中心」(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Coordination in Acoustics, IRCAM)的音樂家們以
「頻譜音樂」(Spectral Music)稱呼、推崇。
充滿智慧的三浦要如何詮釋布拉姆斯內斂的小提琴協奏曲?Samuel Lee又要如何用帶我們體驗北國的音樂風景?2024下半年樂季「TSO名家系列」的首部曲,精彩可期,不容錯過!
▲主圖 指揮家李承原(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TSO 名家系列】Samuel Lee、三浦文彰與T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