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發稿單位/
長榮交響樂團
音樂反映了創作者的思想,也將他們身處時代的思潮與趨勢如實紀錄。價值觀、流行風潮到政治傾向皆能容納其中,令觀眾感受到音樂美感之外的深度。長榮交響樂團將於5月31日晚間七點半、6月1日晚間七點半分別於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及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辦《時代狂想》音樂會,由指揮大師梵志登率領樂團,攜手鋼琴家周善祥共同演出。本場演出選取三首風格各異,深刻反映時代情懷的作品,希望與觀眾共享穿越時空的不朽樂音。有興趣的觀眾可於即日起至4月14日前購票,可享受早鳥最低5折優惠。
自從與長榮交響樂團展開合作,指揮梵志登已在觀眾眼前留下深刻印象,本次與美籍華裔鋼琴家周善祥的共演無疑地再次掀起討論。這位天賦驚人的鋼琴家被《紐約時報》形容為「
在其非凡的演奏中結合了音樂成熟的格局和年輕果敢的大膽精神。」而梵志登的指揮風格兼具歐式的嚴謹與美國的開放,他對音樂的熱情、對樂團整體聲響的掌控力,以及對音樂劇情的敏感詮釋,都在今年的幾場音樂會中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2024年11月25日梵志登首次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圖|長榮交響樂團 提供)
音樂會將從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序曲展開。「唐.喬凡尼」創作靈感來自西班牙傳說人物「唐璜」,他是歐洲文學中最著名的花花公子與道德叛逆者,其最終落入地獄的下場,也闡述了「善惡終有報」的價值觀。此部歌劇融合了悲劇與喜劇元素,被莫札特本人稱為「詼諧劇」(dramma giocoso)。作為整齣歌劇的開場,此序曲從帶著莊嚴的D小調開始,強烈的和弦與弦樂齊奏帶出不祥氛圍,正是呼應戲中的「亡靈」角色——康梅多雷的命運警告。這段音樂將在歌劇結尾時再次出現,與唐.喬凡尼下地獄的戲劇高潮呼應。序曲不僅是音樂上的引子,更打開一段幽默與死亡交織、誘惑與懲罰交鋒的戲劇旅程。
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一首為鋼琴與樂團所作的單樂章作品,雖名為「狂想曲」,它實際上由24段連續的變奏組成,取材自義大利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著名的《第24號隨想曲》主題。原曲清晰簡潔的線條賦予拉赫瑪尼諾夫極大的創作空間,他摻入自己特有的厚重感與俄式風味,甚至穿插引用《Dies irae》(天主教「末日經」聖歌主題),這段旋律常象徵死亡或命運,營造出陰暗、神祕的氛圍,似乎與帕格尼尼「出賣靈魂給魔鬼交換小提琴絕技」的傳說相互呼應。

▲鋼琴家周善祥(圖|長榮交響樂團 提供)
全曲最為人熟知的第18變奏(Andante cantabile),拉赫瑪尼諾夫將原主題顛倒處理,化為一段如夢似幻、柔情似水的旋律。兼具作曲家與鋼琴家雙重身份,拉赫瑪尼諾夫將簡單的主題衍生為整個音樂宇宙,同時展現了炫技、詭譎、甜美等各種風格。由鋼琴家周善祥與指揮家梵志登攜手詮釋,兩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相遇,也猶如拉赫瑪尼諾夫邂逅帕格尼尼的靈感火花,再次在舞台上燦然綻放。
《時代狂想》的最後壓軸之作:蕭斯塔科維契:D小調第五號交響曲,作品47,也許是二十世紀最具話題性的音樂作品之一,創作於極權陰影之下,1936年,蕭斯塔科維契的歌劇《姆岑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遭到蘇聯官方喉舌《真理報》點名批評,一時之間,他的創作生涯甚至身家性命都陷入危機。第五號交響曲便是在這種壓力之下誕生,在當時被冠以官方色彩:「一位蘇維埃藝術家對正當批評的創作性回應」。歷史與後人的耳朵卻逐漸聽見更深層的聲音,它是暴政之下人性尊嚴與苦痛的紀錄,是身處黑暗仍要發聲的勇氣。全曲為傳統的四樂章形式,時而憂鬱而具有壓迫感,時而充滿爆發力與混亂,也有宛如祈禱般的內省情緒。如果仔細聆聽,必定能感受到音樂中層層疊疊的諷刺與深埋的個人情感。作曲家彷彿藉著音符振臂高呼,即使肉身遭遇重重限制,他的靈魂依然自由不屈,永不沉默。這也正與「時代狂想」的標題,有了最好的呼應。
在過往音符中,我們可以聽見一個時代的榮耀,也聽見來自黑暗的呼喊。《時代狂想-梵志登X周善祥與ESO》無疑將帶領聽眾進入充滿深度與張力的音樂世界,無論你是音樂的忠實擁護者,還是初次接觸這些不朽作品的聽眾,都不容錯過這場精彩的演出。誠摯邀請您準時造訪舞台,與長榮交響樂團一同走進交響鉅作的世界,穿越黑暗、直抵心靈深處。
▲主圖 指揮大師梵志登(圖|長榮交響樂團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即日起至4月14日,享早鳥最低5折優惠!
時代狂想:梵志登周善祥與E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