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聽說法國假聲歌者賈洛斯基(Philippe Jaroussky)將來台演唱,趕緊去搶了一張很前面的票。不料疫情逐漸蔓延,這場難得的演出還是被取消了,使得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古樂迷,覺得很可惜。在國內,所謂的「古樂」還未形成風氣,這類樂迷還不算太多;在歐洲興起已經數十年的古樂風潮,卻遲至最近幾年來,才逐漸有稍多的人去注意。
西方的古樂在國內方興未艾,許多相關的常識,一般人的認知還不夠充分,一些術語也經常讓大家感到陌生,因此,誤解、誤譯的情况屢見不鮮。例如,賈洛斯基這類聲音超高的男性歌者,在西方被稱為"countertenor ",國內一向幾乎毫無例外的將此詞譯為「假聲男高音」,我認為這個譯法是有問題的。如果真的有問題,那該怎麼譯才好?我建議的譯法是把「男高音」去除,只稱為「假聲」就可以了。例如,「假聲男高音賈洛斯基」,我把他稱為「假聲歌者賈洛斯基」,不只簡明易懂,而且完全正確,不再有錯誤之虞。
那為什麼將 "countertenor"譯為「假聲男高音」是不正確的呢?因為,這類男性歌者,他們並不是「男高音」(tenor),所以,我們若稱他們為男高音,就會產生誤解。那"countertenor "這個詞的原意是什麼呢?它指的是「比男高音更高的音區」,有可能是相當於女中音,甚至觸及了女高音的音區。一般男性歌手,他們歌唱時的音區是介於男高音(tenor)或男低音(bass)之間的音區。如果,男歌者想唱得比男高音更高,就必須應用某種獨特的歌唱技巧,才能夠唱得像女中音、甚至像女高音那麼高。這類經過特別訓練的男歌者,可以唱出女性般的高音的,就是 "countertenor "。
西方的古樂在國內方興未艾,許多相關的常識,一般人的認知還不夠充分,一些術語也經常讓大家感到陌生,因此,誤解、誤譯的情况屢見不鮮。例如,賈洛斯基這類聲音超高的男性歌者,在西方被稱為"countertenor ",國內一向幾乎毫無例外的將此詞譯為「假聲男高音」,我認為這個譯法是有問題的。如果真的有問題,那該怎麼譯才好?我建議的譯法是把「男高音」去除,只稱為「假聲」就可以了。例如,「假聲男高音賈洛斯基」,我把他稱為「假聲歌者賈洛斯基」,不只簡明易懂,而且完全正確,不再有錯誤之虞。
那為什麼將 "countertenor"譯為「假聲男高音」是不正確的呢?因為,這類男性歌者,他們並不是「男高音」(tenor),所以,我們若稱他們為男高音,就會產生誤解。那"countertenor "這個詞的原意是什麼呢?它指的是「比男高音更高的音區」,有可能是相當於女中音,甚至觸及了女高音的音區。一般男性歌手,他們歌唱時的音區是介於男高音(tenor)或男低音(bass)之間的音區。如果,男歌者想唱得比男高音更高,就必須應用某種獨特的歌唱技巧,才能夠唱得像女中音、甚至像女高音那麼高。這類經過特別訓練的男歌者,可以唱出女性般的高音的,就是 "countertenor "。
繼續閱讀文章
什麼特殊的歌唱技巧,使得男性能唱得像女性那樣的高音呢?西方人稱之為「假聲」(falsetto, 義、英;fausset, 法),我們的平劇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戲曲則稱之為「假嗓」、「假嗓子」或「小嗓」。有假聲、假嗓,當然就會有真聲、真嗓。真聲也就是一般人的唱法,歌唱時,喉孔、聲帶處於較自然放鬆的狀態;與真聲或自然聲比較,假聲歌者歌唱時,「喉孔縮小,部位擡高、氣流變細」,而發出較高的聲音;例如平劇中,由男性飾唱的青衣、花旦女性角色,就是假嗓的歌唱。名伶梅蘭芳,正如賈洛斯基,都是假聲歌者。真聲歌唱時,以胸腔的共鳴為主,共鳴較充份;假聲歌唱,共鳴的部分提高,以頭腔為主,發出的聲音,音量較小,音色較細緻柔和。這就是為什麼,賈洛斯基的演唱會,我要搶前幾排座位的原因 — 在國家音樂廳那麼大的場地,舉行假聲歌者演唱,坐到稍後面時,效果將不理想;或許可用擴音的方式補救,但有不少「純粹派」的樂迷是不喜歡擴音的。
在「古樂」形成風潮的過去幾十年,假聲歌者們得以大展身手,人材輩出,盛況空前,只因為他們譲巴洛克時期盛極一時、數量相當可觀的「閹唱者(castrato)的曲目得到復興。閹唱者的音樂特色,我已經在前一篇的撰文中介紹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找來看看。今日的假聲歌者們,雖然重建了數百年前閹歌手的「雄風」,兩者之間卻存在著相當的不同。閹唱者的「得天獨厚」,不只音域很寬,可以唱得很高,還具有寬厚的音量、亮麗的音色、緜長的氣息;這些都是假聲歌者們未能做的很充份的。然而閹唱者今日已不復存在,他們的盛況,我們只能憑空想像。假聲歌者們雖不能完全重建閹歌手的優點,卻能夠根據他們本身的特質,充分開發出柔和細緻、精巧敏鋭的歌唱特色。
期盼被取消的賈洛斯基演唱會,在疫情消褪之後,能夠很快的被重新舉行;當他來到台灣時,我們不再稱他是假聲男高音,而是假聲歌者或假聲歌唱家,因為他真的不是「男高音」。有幸聆賞這麼一位歌唱明星的演唱,不只是去湊熱鬧、捧明星而已,希望他的獨特的嗓音與非凡的音樂,能夠激發大家的興趣,更進一步的去發現還有其他許多優秀的假聲歌唱家,以及許多不同尋常的巴洛克聲樂曲目。
*圖片由華納音樂提供。
在「古樂」形成風潮的過去幾十年,假聲歌者們得以大展身手,人材輩出,盛況空前,只因為他們譲巴洛克時期盛極一時、數量相當可觀的「閹唱者(castrato)的曲目得到復興。閹唱者的音樂特色,我已經在前一篇的撰文中介紹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找來看看。今日的假聲歌者們,雖然重建了數百年前閹歌手的「雄風」,兩者之間卻存在著相當的不同。閹唱者的「得天獨厚」,不只音域很寬,可以唱得很高,還具有寬厚的音量、亮麗的音色、緜長的氣息;這些都是假聲歌者們未能做的很充份的。然而閹唱者今日已不復存在,他們的盛況,我們只能憑空想像。假聲歌者們雖不能完全重建閹歌手的優點,卻能夠根據他們本身的特質,充分開發出柔和細緻、精巧敏鋭的歌唱特色。
期盼被取消的賈洛斯基演唱會,在疫情消褪之後,能夠很快的被重新舉行;當他來到台灣時,我們不再稱他是假聲男高音,而是假聲歌者或假聲歌唱家,因為他真的不是「男高音」。有幸聆賞這麼一位歌唱明星的演唱,不只是去湊熱鬧、捧明星而已,希望他的獨特的嗓音與非凡的音樂,能夠激發大家的興趣,更進一步的去發現還有其他許多優秀的假聲歌唱家,以及許多不同尋常的巴洛克聲樂曲目。
Monteverdi : Or che Seneca è morto - Le Couronnement de Poppée (Jaroussky / Auvity)▶
這段二重唱,出自義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劇《波佩亞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1642年)。以假聲歌唱的賈洛斯基,以及歐維堤(Cyril Auvity)的男高音歌唱,成了明顯的對比。這應該是用來認識男高音與假聲分別的一個很好例子。*圖片由華納音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