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自然與本土文化、窮盡精力找到屬於自己的語法,作曲家西貝流士
(1865~1957)不僅為芬蘭文化注入了豐沛內涵,更以強調精練的創作拓展
了二十世紀樂壇的品味。2016年音樂工作者吳毓庭走訪赫爾辛基、耶爾文
佩等作曲家生前定居之處,嘗試發掘創作者與生活背景之聯繫。當時滲透在
整趟旅程中的見聞與感受,終於在「與西貝流士散步」中緩緩浮升。
"艾諾拉小屋(Ainola)關閉時,比往常又更加孤立了。冬天來到西貝流士位在耶爾文佩的住處,便會因夏日才開啟的營運安排,只能透過門縫望見內部的紅瓦白屋和高挑林木。旅遊介紹中的面湖窗景和史坦威鋼琴都成了想像,冒著冷冽、小心翼翼走在淺冰上繞行,反而在此刻顯得踏實。
這棟屋邸興建於1904年,最初的模樣只有現在的一半高,是西貝流士貸款將近三分之二才買下的不動產。當時會搬來這,其實和屋旁緊鄰的圖蘇拉湖畔(Lake Tuusula)地緣有關:妻子艾諾的哥哥,畫家埃羅.亞涅菲特(Eero Järnefelt)即居住於此,隔壁還住有詩人爾寇(Juhana Heikki Erkko)、小說家阿霍(Juhani Aho)及其藝術家太太索丹-布洛菲德(Venny Soldan-Brofeldt)、畫家哈洛能(Pekka Halonen)等芬蘭最傑出的藝術家們。唯一不同的是,朋友們的房屋都沿湖而建,只有西貝流士ㄧ家獨自矗立於連綿的田地中央。從現有資料無法判斷是西貝流士刻意選擇了這個地點,還是只剩這個地點可以選擇,總之彼此相隔的距離,是至少我在深冬肯定會因為不願受寒,而常常放棄拜訪他人的程度。
眼前的疏離,使我想起作曲家最讓人難以親近的第四號交響曲。
第四號寫於1910年,時值西貝流士剛做完腫瘤切除手術,順利從喉癌康復之期,許多研究者會特別提到此曲特別黑暗、冷峻,反映的正是作曲家在病痛中的切身經歷。而從西貝流士留下的紀錄裡可知,第四號最初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康復後,他和小舅子到Koli旅行的感觸;睽違十七年再次聽見舊地「風的嘆息和暴風雨的呼嘯」使他大獲靈感。不過這首樂曲在分析上,要說和前三首交響曲特別不同之處,大概就是頻繁使用了「複調性」(bitonality)——許多段落不同聲部都採用了相異調性,和聲色彩因此顯得特別奇異詭譎。
像是在第一樂章起始,樂曲就在大提琴聲部的A小調旋律與低音提琴聲部的E小調長音並行中展開,至第17小節到20小節之間,A小調又浮動到降B小調的色彩上,令人難以捉摸方向。又或是在第四樂章的發展部中,第56小節至第91小節之間,「持續低音」為A大調,「音程主題」為降E大調,彼此形成增四度關係,呼應貫穿全曲的增四度特徵。另外,在同樂章第124小節至135小節,音樂以A大調和降E大調並進,彼此再度錯雜出突兀的風景。
"艾諾拉小屋(Ainola)關閉時,比往常又更加孤立了。冬天來到西貝流士位在耶爾文佩的住處,便會因夏日才開啟的營運安排,只能透過門縫望見內部的紅瓦白屋和高挑林木。旅遊介紹中的面湖窗景和史坦威鋼琴都成了想像,冒著冷冽、小心翼翼走在淺冰上繞行,反而在此刻顯得踏實。
這棟屋邸興建於1904年,最初的模樣只有現在的一半高,是西貝流士貸款將近三分之二才買下的不動產。當時會搬來這,其實和屋旁緊鄰的圖蘇拉湖畔(Lake Tuusula)地緣有關:妻子艾諾的哥哥,畫家埃羅.亞涅菲特(Eero Järnefelt)即居住於此,隔壁還住有詩人爾寇(Juhana Heikki Erkko)、小說家阿霍(Juhani Aho)及其藝術家太太索丹-布洛菲德(Venny Soldan-Brofeldt)、畫家哈洛能(Pekka Halonen)等芬蘭最傑出的藝術家們。唯一不同的是,朋友們的房屋都沿湖而建,只有西貝流士ㄧ家獨自矗立於連綿的田地中央。從現有資料無法判斷是西貝流士刻意選擇了這個地點,還是只剩這個地點可以選擇,總之彼此相隔的距離,是至少我在深冬肯定會因為不願受寒,而常常放棄拜訪他人的程度。
眼前的疏離,使我想起作曲家最讓人難以親近的第四號交響曲。
第四號寫於1910年,時值西貝流士剛做完腫瘤切除手術,順利從喉癌康復之期,許多研究者會特別提到此曲特別黑暗、冷峻,反映的正是作曲家在病痛中的切身經歷。而從西貝流士留下的紀錄裡可知,第四號最初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康復後,他和小舅子到Koli旅行的感觸;睽違十七年再次聽見舊地「風的嘆息和暴風雨的呼嘯」使他大獲靈感。不過這首樂曲在分析上,要說和前三首交響曲特別不同之處,大概就是頻繁使用了「複調性」(bitonality)——許多段落不同聲部都採用了相異調性,和聲色彩因此顯得特別奇異詭譎。
像是在第一樂章起始,樂曲就在大提琴聲部的A小調旋律與低音提琴聲部的E小調長音並行中展開,至第17小節到20小節之間,A小調又浮動到降B小調的色彩上,令人難以捉摸方向。又或是在第四樂章的發展部中,第56小節至第91小節之間,「持續低音」為A大調,「音程主題」為降E大調,彼此形成增四度關係,呼應貫穿全曲的增四度特徵。另外,在同樂章第124小節至135小節,音樂以A大調和降E大調並進,彼此再度錯雜出突兀的風景。
繼續閱讀文章
第四號首演當晚,掌聲很稀落,還有報導紀錄「觀眾尷尬地、偷偷地笑著」,但罕見的是,西貝流士對此作難得感到滿意,他與聽眾的反應就像平行進展的調性,彷彿各自身在孤立的處境中。
回頭想想,也許就是這份孤獨吧,讓一個人得以做出和主流不同的作品,改變一個時代。和西貝流士同住在圖蘇拉湖畔的藝術家們,許多都曾遠赴柏林、巴黎留學,回到芬蘭後,因為彼此緊密合作(比如畫家會幫作家繪製封面)以及經濟考量,紛紛選擇安頓在赫爾辛基市區外的鄉間,如1830、40年代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而非十九世紀末流連徘徊於蒙馬特小酒館的天才們,深掘土地與自然裡的元素。他們拿起畫筆勾勒雪中洗衣的婦人(哈洛能Avonnolla,1900)、畫雪與湖融合出的靜謐(哈洛能Kevättalvi,1909),或寫一名父親從市區帶回電燈的經歷(阿霍Siihen aikaan kun isä lampun osti,1883),那些強力的筆觸與推土機般的敘述,實在地一步步刻畫出某種真正源於芬蘭的精神。
當我從艾諾拉小屋走到畫家哈洛能的故居(Halosenniemi)時,停留在那幢刻意挑高、四面開了許多窗的木屋後方,終於清楚聽見圖蘇拉湖水一陣陣拍打林岸的聲音;百年前,水波同樣綻裂成一個個發散如和弦般的聲響,不過那時更像是在俄羅斯統治宣言下的第二個調性,隨著漸漸高張的不和諧程度,讓獨立的契機終於到來。
延伸聆聽:
回頭想想,也許就是這份孤獨吧,讓一個人得以做出和主流不同的作品,改變一個時代。和西貝流士同住在圖蘇拉湖畔的藝術家們,許多都曾遠赴柏林、巴黎留學,回到芬蘭後,因為彼此緊密合作(比如畫家會幫作家繪製封面)以及經濟考量,紛紛選擇安頓在赫爾辛基市區外的鄉間,如1830、40年代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而非十九世紀末流連徘徊於蒙馬特小酒館的天才們,深掘土地與自然裡的元素。他們拿起畫筆勾勒雪中洗衣的婦人(哈洛能Avonnolla,1900)、畫雪與湖融合出的靜謐(哈洛能Kevättalvi,1909),或寫一名父親從市區帶回電燈的經歷(阿霍Siihen aikaan kun isä lampun osti,1883),那些強力的筆觸與推土機般的敘述,實在地一步步刻畫出某種真正源於芬蘭的精神。
當我從艾諾拉小屋走到畫家哈洛能的故居(Halosenniemi)時,停留在那幢刻意挑高、四面開了許多窗的木屋後方,終於清楚聽見圖蘇拉湖水一陣陣拍打林岸的聲音;百年前,水波同樣綻裂成一個個發散如和弦般的聲響,不過那時更像是在俄羅斯統治宣言下的第二個調性,隨著漸漸高張的不和諧程度,讓獨立的契機終於到來。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