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衛武營推出一項「接力聯演《音樂的奉獻》」活動,號召音樂界,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大家一起來演奏、欣賞、瞭解巴赫的這部鉅作。這應該是個很有意義的「行動藝術」。
這項「事件」一開始之初,首先令我聯想到的,是一幅名畫 - 德國畫家門傑爾(Adolph von Menzel)的《長笛音樂會》。這幅繪於1852年的畫,回顧著十八世紀中葉日爾曼一頁光輝的歷史:在波茨坦的「忘憂宮」裡,普魯士國王腓特列二世,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腓特列大帝」,正吹奏著長笛,演出的可能是他自己創作的一首長笛協奏曲。坐在大鍵琴前,主導一個小型樂團共同演出的,是巴赫的次子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 C. P. E. Bach. 1738年起,他開始擔任腓特列二世宮廷樂團的大鍵琴演奏者。
腓特列二世成就非凡功業的十八世紀中葉,巴赫已逐漸進入晚年。在那個新舊交替的年代,老巴赫經常應用對位語法、顯得相當繁複的「巴洛克」式音樂,已逐漸被適應新時代需求、簡明易懂的「優雅風格」(galant style)取代;腓特列二世譜寫的一些長笛樂曲,充分體現出這種新興的樂風。儘管這位普魯士國王,在音樂表達上,與老巴赫已形成了「代溝」,他卻景仰著巴赫的高深素養,以及非凡的即興演奏能力。透過 C. P. E. Bach 的引介,巴赫在長子威廉•弗利德曼(Wilhelm Friedemann Bach)的陪同下,於1747年參訪了普魯士的宮廷。在參觀並且即興彈奏了宮中一些大鍵琴及早期鋼琴(fortepiano)的收藏之際,巴赫向腓特列二世要求了一段主題,供他立刻奏出一首賦格(fugue); 奏完之後,巴赫表示,日後將再根據這段「國王的主題」,創作另一首難度更高、更複雜的賦格,並且加以出版。
回到萊比錫之後,巴赫不只創作了他所允諾的一首樂曲,而是根據「國王的主題」,欲罷不能的總共譜寫了十三首樂曲:兩首里卻卡爾(ricercar),十首卡農(canon),以及一首具有四個樂章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三重奏鳴曲的三個聲部 - 小提琴,長笛,持續低音,長笛的聲部顯然是為國王本人的演奏而構思的。曲成之後,連同題獻給國王的序言,被分成五小冊出版,全部被統稱為《音樂的奉獻》(Musikalisches Opfer, BWV 1079)。
「國王的主題」是一段有些長,有著顯著起伏的主題,旋律中存在著不協和音程,以及連串的下降「半音效果」(chromaticism); 套句作曲的行話,那是一段相當「險峻」的主題,用它來創作整首的音樂的根據,是很不容易、很難搞的。巴赫把這段主題當做十三首樂曲的「材料」,使得《音樂的奉獻》的各個部分,彼此相互呼應,具有十足的統一感;在這個統合的基礎上,進而經營出對位手法層出不窮的變化。《音樂的奉獻》的非凡教育價值,使得它成為近世音樂行家研習卡農、賦格作曲手法的「大全集」,它的抽象、高超藝術性,更成為行家演奏、聆賞的寶典。整部創作,從最單純的兩聲部,到最繁複的六聲部,巴赫當初並未註明使用什麼樂器演奏,而留下了後人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 - 可以用鍵盤樂器獨奏,也可以使用其他弦樂器或管樂器的組合,進行各式各樣的重奏。
這項「事件」一開始之初,首先令我聯想到的,是一幅名畫 - 德國畫家門傑爾(Adolph von Menzel)的《長笛音樂會》。這幅繪於1852年的畫,回顧著十八世紀中葉日爾曼一頁光輝的歷史:在波茨坦的「忘憂宮」裡,普魯士國王腓特列二世,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腓特列大帝」,正吹奏著長笛,演出的可能是他自己創作的一首長笛協奏曲。坐在大鍵琴前,主導一個小型樂團共同演出的,是巴赫的次子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 C. P. E. Bach. 1738年起,他開始擔任腓特列二世宮廷樂團的大鍵琴演奏者。
腓特列二世成就非凡功業的十八世紀中葉,巴赫已逐漸進入晚年。在那個新舊交替的年代,老巴赫經常應用對位語法、顯得相當繁複的「巴洛克」式音樂,已逐漸被適應新時代需求、簡明易懂的「優雅風格」(galant style)取代;腓特列二世譜寫的一些長笛樂曲,充分體現出這種新興的樂風。儘管這位普魯士國王,在音樂表達上,與老巴赫已形成了「代溝」,他卻景仰著巴赫的高深素養,以及非凡的即興演奏能力。透過 C. P. E. Bach 的引介,巴赫在長子威廉•弗利德曼(Wilhelm Friedemann Bach)的陪同下,於1747年參訪了普魯士的宮廷。在參觀並且即興彈奏了宮中一些大鍵琴及早期鋼琴(fortepiano)的收藏之際,巴赫向腓特列二世要求了一段主題,供他立刻奏出一首賦格(fugue); 奏完之後,巴赫表示,日後將再根據這段「國王的主題」,創作另一首難度更高、更複雜的賦格,並且加以出版。
回到萊比錫之後,巴赫不只創作了他所允諾的一首樂曲,而是根據「國王的主題」,欲罷不能的總共譜寫了十三首樂曲:兩首里卻卡爾(ricercar),十首卡農(canon),以及一首具有四個樂章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三重奏鳴曲的三個聲部 - 小提琴,長笛,持續低音,長笛的聲部顯然是為國王本人的演奏而構思的。曲成之後,連同題獻給國王的序言,被分成五小冊出版,全部被統稱為《音樂的奉獻》(Musikalisches Opfer, BWV 1079)。
「國王的主題」是一段有些長,有著顯著起伏的主題,旋律中存在著不協和音程,以及連串的下降「半音效果」(chromaticism); 套句作曲的行話,那是一段相當「險峻」的主題,用它來創作整首的音樂的根據,是很不容易、很難搞的。巴赫把這段主題當做十三首樂曲的「材料」,使得《音樂的奉獻》的各個部分,彼此相互呼應,具有十足的統一感;在這個統合的基礎上,進而經營出對位手法層出不窮的變化。《音樂的奉獻》的非凡教育價值,使得它成為近世音樂行家研習卡農、賦格作曲手法的「大全集」,它的抽象、高超藝術性,更成為行家演奏、聆賞的寶典。整部創作,從最單純的兩聲部,到最繁複的六聲部,巴赫當初並未註明使用什麼樂器演奏,而留下了後人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 - 可以用鍵盤樂器獨奏,也可以使用其他弦樂器或管樂器的組合,進行各式各樣的重奏。
繼續閱讀文章
衛武營接力聯演《音樂的奉獻》,活動開始之後,有人就只獨奏一下「國王的主題」,算是「試試水溫」吧;也有人找朋友組團,嘗試各種聲部的重奏。不管演的好、演得差強人意都沒關係,這類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參加、要凑熱鬧,只要你參加了,關注了,就應驗了巴赫所寫的一句名言:「只要探尋,就會發現」(Quaerendo invenitis)- 這是巴赫在《音樂的奉獻》中,於一首〈兩聲部卡農〉曲首,以拉丁文書寫的字語。在這些聯演中,有人貼出了一則《音樂的奉獻》總共十三首樂曲完整演出的錄影,它獨特的呈現方式,高超的演奏水準,讓我聽、看的很有感覺,那是「跨國重奏團」(Le Concert des Nations)幾年前在法國南部「封特華德音樂節」(Festival de Fontfroide)的演出錄影。
「跨國重奏團」先前在國內被譯為「國家古樂合奏團」,其實它是由歐洲不同國家的一些知名古樂演奏家組成的重奏室內樂團,例如,主導者薩瓦爾(Jordi Savall)是西班牙的古提琴大師,大鍵琴家皮耶爾•韓岱(Pierre Hantaï)與長笛家馬克•韓岱(Marc Hantaï)是兄弟,都是法國人,另外還有其他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古樂高手。這場演出動用了該團七位演奏者,以長笛、小提琴、大提琴、中音古提琴、古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大鍵琴,來演出這部作品;從兩聲部到六聲部的每首樂曲,每曲都有獨特的樂器組合;如此的安排,使得整部作品,具有豐富的色澤變化,並突顯了樂曲與樂曲之間的對比效果。
「跨國重奏團」多位團員,有的來自歐洲南方的國家,有些則是歐洲北方人,他們一貫的詮釋風格也是兼容南、北藝術風格的特徵。例如他們的《音樂的奉獻》演出,這部鉅作中所藴涵的巴赫的深沈、內斂、抽象、超然的精神,本質上是相當北方的,「跨國重奏團」的演奏此作品,在這個「北方」的基調上,卻渲染著相當「南方」的韻味 - 較紛繽的樂器色彩變化,較自由不受拘束的節奏、句法、旋律線條的交織,相當細緻的「漸層」效果的處理。如此的演奏,擺脫了一般巴赫詮䆁的比較「一板一眼」、過度的刻板、嚴肅。一開始,馬克•韓岱以長笛獨奏出「國王的主題」時,已洩露出這種深沈的「享樂主義」傾向;緊接著;皮耶爾•韓岱的獨奏,以及後面的一段段各式各樣的重奏,更加的將這樣的傾向,逐漸渲染開來,使得這部原本不太容易欣賞的「純音樂」,喚發著迷人的效果與十足的魅力。
「跨國重奏團」的幾位主要團員,其實在過去幾年,都曾來過台灣演出,只不過,在「古樂」風氣還沒充分傳播的國內音樂界,這些古樂大師的來訪,並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期盼這段錄影,一方面多少能激發大家對巴赫這部傑作的興趣,另方面,能夠更充分的去認知這些不同凡響的演奏家們。有了這些準備性的認識,日後他們再有機會前來國內演出時,大家或許就不會再感到陌生了。
「跨國重奏團」先前在國內被譯為「國家古樂合奏團」,其實它是由歐洲不同國家的一些知名古樂演奏家組成的重奏室內樂團,例如,主導者薩瓦爾(Jordi Savall)是西班牙的古提琴大師,大鍵琴家皮耶爾•韓岱(Pierre Hantaï)與長笛家馬克•韓岱(Marc Hantaï)是兄弟,都是法國人,另外還有其他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古樂高手。這場演出動用了該團七位演奏者,以長笛、小提琴、大提琴、中音古提琴、古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大鍵琴,來演出這部作品;從兩聲部到六聲部的每首樂曲,每曲都有獨特的樂器組合;如此的安排,使得整部作品,具有豐富的色澤變化,並突顯了樂曲與樂曲之間的對比效果。
「跨國重奏團」多位團員,有的來自歐洲南方的國家,有些則是歐洲北方人,他們一貫的詮釋風格也是兼容南、北藝術風格的特徵。例如他們的《音樂的奉獻》演出,這部鉅作中所藴涵的巴赫的深沈、內斂、抽象、超然的精神,本質上是相當北方的,「跨國重奏團」的演奏此作品,在這個「北方」的基調上,卻渲染著相當「南方」的韻味 - 較紛繽的樂器色彩變化,較自由不受拘束的節奏、句法、旋律線條的交織,相當細緻的「漸層」效果的處理。如此的演奏,擺脫了一般巴赫詮䆁的比較「一板一眼」、過度的刻板、嚴肅。一開始,馬克•韓岱以長笛獨奏出「國王的主題」時,已洩露出這種深沈的「享樂主義」傾向;緊接著;皮耶爾•韓岱的獨奏,以及後面的一段段各式各樣的重奏,更加的將這樣的傾向,逐漸渲染開來,使得這部原本不太容易欣賞的「純音樂」,喚發著迷人的效果與十足的魅力。
「跨國重奏團」的幾位主要團員,其實在過去幾年,都曾來過台灣演出,只不過,在「古樂」風氣還沒充分傳播的國內音樂界,這些古樂大師的來訪,並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期盼這段錄影,一方面多少能激發大家對巴赫這部傑作的興趣,另方面,能夠更充分的去認知這些不同凡響的演奏家們。有了這些準備性的認識,日後他們再有機會前來國內演出時,大家或許就不會再感到陌生了。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