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自然與本土文化、窮盡精力找到屬於自己的語法,作曲家西貝流士 (1865~1957)不僅為芬蘭文化注入了豐沛內涵,更以強調精練的創作拓展 了二十世紀樂壇的品味。2016年音樂工作者吳毓庭走訪赫爾辛基、耶爾文 佩等作曲家生前定居之處,嘗試發掘創作者與生活背景之聯繫。當時滲透在 整趟旅程中的見聞與感受,終於在「與西貝流士散步」中緩緩浮升。
第七號交響曲雖為C大調,卻從低沈的G音音階開始,隨後樂思突兀地在第三小節,停留於以降A為最低音的小三和弦上,不到兩秒低音管又加入的D音,使和聲更為蒙昧不明。這些分歧的組合自開始便為樂曲渲染出奇異色彩,加上整部作品無樂章之分、僅通過數次段落轉換鋪陳,每個環節都令人難以理清它屬於「交響曲」樂類的內涵。
不過幾個能夠解套的看法是:作曲家最初的標題其實是「交響式幻想曲」(Fantasia sinfonica),原本就充滿想像的縫隙,再者,真正比對樂曲的眾多主題,彼此又都緊密相關,ㄧ如傳統交響曲講求「發展」(development)的技法。拿樂曲著名的長號主題(mm.60-70)來看,它寬廣的線條被包圍在樂團總奏和弦之中,這和弦為前方音階(C、D、E、F、G音)的加總,宛如光束匯聚,而線條本身徘徊在二度之間、加入一四度音跳進的設計,則對應著數十小節前,絃樂團的讚歌式(hymn-like)旋律(m.22)。這樣「主題偶然的再現與變形」(當然是經過作曲家設計的)貫穿全曲,使樂曲如一個人綜觀著過往旅程,充滿似曾相識的情景,也富含不斷流變的心情。
而這樣的流變,也使我在芬蘭旅行的最後一日,變得特別重要。
目的地是芬蘭畫家葛倫-卡列拉(Akseli Gallen-Kallela,1865-1931)位在赫爾辛基郊區的宅邸Tarvaspää,它興建於1911年,但一開始僅為畫室,要到1926年,畫家才為了自用而重興修築為現在的模樣。鋸齒狀的塔樓指著藍天,還原中世紀風格,巨大的斜屋因應北方大雪而存在,雖然看似與北方傳統息息相關,但其白色灰泥磚與強化鋼材的使用,以及屋頂藏有的風力發電裝置,都讓這棟房屋大大超越了那個時代。
目前館內主要收藏了畫家的風景畫和雕塑品(他最著名以《卡勒瓦拉》詩歌為靈感繪出的畫作都收藏在其他國家級博物館),我最喜歡的角落,莫過於他面向海灣的畫室,以及位在一樓的鋼琴沙龍。當我走過這些細節時也才發現,這一區區規劃並非一次到位,而是逐年蓋成的結果,甚至,在葛倫-卡列拉過世後,這棟建築依然還未完成,直到1961變成了博物館,整個計畫才算完工。他對於一直沒蓋完的房屋似乎也不甚介意,如同高第和聖家堂的步調,葛倫-卡列拉認為自己的這棟房子是為往後的五百年所建。
讀著這些資料,想起他和西貝流士同年出生,年輕時又一起流連於酒館,交換種種藝術抱負,後來雖然沒有實際合作,但兩人都從說著瑞典語的家庭,走到了足以代表芬蘭文化的指標性地位,好像人生的旅程再也不是他們自己的,而是一種跳脫時代的典型,可以鼓舞後來許多晚輩。尤其是西貝流士在第七號中瓦解交響曲既有形式的自信,以及葛倫-卡列拉發下往為五百年設計的豪語,其中的氣魄還顫動著,把所有靠近它們的人都震懾得屏息。
這座博物館旁還有一間獨棟別墅,以前是葛倫-卡列拉妻子家的房產,現在則是餐廳與咖啡館。我在櫃檯向店員點了一瓶西貝流士紀念啤酒,他因好奇我的東方面孔,忍不住問起我的旅遊動機,我笑著說:「我其實是來看看西貝流士的生活的。」眼前的男子轉頭用非常驚訝的語氣告訴身後同事,他顯然沒有預料到,在這個凜冽的寒冬,會有一名遙遠的旅客,只為看一看課本上的人物而來到這裡。其實,我的訝異不亞於他,那一瞬間我更強烈的明白,音樂之於我,就像第七號交響曲末尾,長號主題再次回返時,突然加入了一段二度音曲折繞行成不和諧聲響,在為光明增色——藝術不僅是在為黑暗裡的靈魂提供救贖,它也讓日光下的靈魂,擁有得以超越自身想像的色彩。
* 上方大圖為葛倫-卡列拉博物館。圖片由吳毓庭提供。
第七號交響曲雖為C大調,卻從低沈的G音音階開始,隨後樂思突兀地在第三小節,停留於以降A為最低音的小三和弦上,不到兩秒低音管又加入的D音,使和聲更為蒙昧不明。這些分歧的組合自開始便為樂曲渲染出奇異色彩,加上整部作品無樂章之分、僅通過數次段落轉換鋪陳,每個環節都令人難以理清它屬於「交響曲」樂類的內涵。
不過幾個能夠解套的看法是:作曲家最初的標題其實是「交響式幻想曲」(Fantasia sinfonica),原本就充滿想像的縫隙,再者,真正比對樂曲的眾多主題,彼此又都緊密相關,ㄧ如傳統交響曲講求「發展」(development)的技法。拿樂曲著名的長號主題(mm.60-70)來看,它寬廣的線條被包圍在樂團總奏和弦之中,這和弦為前方音階(C、D、E、F、G音)的加總,宛如光束匯聚,而線條本身徘徊在二度之間、加入一四度音跳進的設計,則對應著數十小節前,絃樂團的讚歌式(hymn-like)旋律(m.22)。這樣「主題偶然的再現與變形」(當然是經過作曲家設計的)貫穿全曲,使樂曲如一個人綜觀著過往旅程,充滿似曾相識的情景,也富含不斷流變的心情。
而這樣的流變,也使我在芬蘭旅行的最後一日,變得特別重要。
目的地是芬蘭畫家葛倫-卡列拉(Akseli Gallen-Kallela,1865-1931)位在赫爾辛基郊區的宅邸Tarvaspää,它興建於1911年,但一開始僅為畫室,要到1926年,畫家才為了自用而重興修築為現在的模樣。鋸齒狀的塔樓指著藍天,還原中世紀風格,巨大的斜屋因應北方大雪而存在,雖然看似與北方傳統息息相關,但其白色灰泥磚與強化鋼材的使用,以及屋頂藏有的風力發電裝置,都讓這棟房屋大大超越了那個時代。
目前館內主要收藏了畫家的風景畫和雕塑品(他最著名以《卡勒瓦拉》詩歌為靈感繪出的畫作都收藏在其他國家級博物館),我最喜歡的角落,莫過於他面向海灣的畫室,以及位在一樓的鋼琴沙龍。當我走過這些細節時也才發現,這一區區規劃並非一次到位,而是逐年蓋成的結果,甚至,在葛倫-卡列拉過世後,這棟建築依然還未完成,直到1961變成了博物館,整個計畫才算完工。他對於一直沒蓋完的房屋似乎也不甚介意,如同高第和聖家堂的步調,葛倫-卡列拉認為自己的這棟房子是為往後的五百年所建。
讀著這些資料,想起他和西貝流士同年出生,年輕時又一起流連於酒館,交換種種藝術抱負,後來雖然沒有實際合作,但兩人都從說著瑞典語的家庭,走到了足以代表芬蘭文化的指標性地位,好像人生的旅程再也不是他們自己的,而是一種跳脫時代的典型,可以鼓舞後來許多晚輩。尤其是西貝流士在第七號中瓦解交響曲既有形式的自信,以及葛倫-卡列拉發下往為五百年設計的豪語,其中的氣魄還顫動著,把所有靠近它們的人都震懾得屏息。
這座博物館旁還有一間獨棟別墅,以前是葛倫-卡列拉妻子家的房產,現在則是餐廳與咖啡館。我在櫃檯向店員點了一瓶西貝流士紀念啤酒,他因好奇我的東方面孔,忍不住問起我的旅遊動機,我笑著說:「我其實是來看看西貝流士的生活的。」眼前的男子轉頭用非常驚訝的語氣告訴身後同事,他顯然沒有預料到,在這個凜冽的寒冬,會有一名遙遠的旅客,只為看一看課本上的人物而來到這裡。其實,我的訝異不亞於他,那一瞬間我更強烈的明白,音樂之於我,就像第七號交響曲末尾,長號主題再次回返時,突然加入了一段二度音曲折繞行成不和諧聲響,在為光明增色——藝術不僅是在為黑暗裡的靈魂提供救贖,它也讓日光下的靈魂,擁有得以超越自身想像的色彩。
延伸聆聽
Sibelius, Symphonie Nr 7 C Dur op 105 Leonard Bernstein, Wiener Philharmoniker ▶
* 上方大圖為葛倫-卡列拉博物館。圖片由吳毓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