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記號」(||: 和:||)顧名思義即指示演奏者要把剛剛演過的樂段再重複一次。它從中世紀便開始使用,根據葛洛夫音樂辭典的說明,它多半出現在世俗歌曲中,要反覆幾次並不一定,需視歌詞詩文而定,文藝復興時期較少出現,但若有,第二次演唱時,同樣的旋律也會加上許多裝飾音以表現豐富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反覆記號有像現代最常見的兩個點的樣式,但也有四個點的樣式,甚至在魯特琴(Lute,中世紀到巴洛克時期風行的彈撥樂器)樂譜上還有五個點的樣式。
「反覆」後來在巴洛克時期成為一種音樂進行的結構。「返始詠嘆調」名稱為Da Capo Aria;Da Capo指的是樂曲演到最後要「從頭開始」(圖一),結尾則終止於有Fine(義大利文的「結束」)一字處。這種返始詠嘆調讓歌手有了極大的空間可以展現技巧,因為在第二次重複時,歌手都會竭盡可能增加裝飾音與花腔技巧,同一首歌因此聽起來總會越演越烈。
* 圖一
另一種和Da Capo非常類似的反覆稱為Da Segno;Segno指的是「記號」(就像英文的sign)(可見莫札特的〈歡樂,開玩笑〉),整句即「從該記號開始反覆」,最後至Fine結束。相較於巴洛克的「返始」習慣,十八世紀古典時期的詠嘆調往往會使用D.S.來重現第一個段落,過去從頭開始的「間奏段」通常就略去不演了。
不過對一般大眾習琴者更為熟悉的反覆,應該是出現在小奏鳴曲曲集中。奏鳴曲的第一個樂章自十八世紀開始,通常都會使用所謂「奏鳴曲式」的結構,也就是包含「呈示部(展現出一或二個主題)、發展(變化主題)、再現(復述主題)」三個段落的曲式。不過雖是接連的三段落,作曲家卻常常會在「呈示部」結尾加上反覆記號,讓呈示部再被呈現一次,聽眾最後也就會聽到兩次相同的段落(有時作曲家也會設計不同結尾,讓兩次呈示部收束時略有不同,這時會用「時間括號」volta bracket來指示何者為第一次或第二次要演奏的段落)(圖二)。然而,許多人不免納悶,為什麼同樣的音樂要反覆兩次呢?研究者普遍認為,這個重複的手法,一是延續巴洛克時期的習慣,在舞曲音樂中每個段落都會重複,一是作曲家希望透過重複的方式,讓聽者更加明瞭、甚至記得呈示部發生了什麼,如此到了發展部,聽者才能理解主題出現了哪些變化。
* 圖二
最後還有一些反覆記號,較常在合奏樂團中演奏時才會看到。當後一個小節要原封不動重複前面一個小節時,作曲家可以不用重抄一次,而是加上 的記號,就能代表同樣的意思。而後面兩小節重複前面兩小節,也可使用 代表。
我記得以往在樂理課上學習反覆,課本上都會出現一種在樂譜上其實很難看到、明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題目:一行擁有上述各種反覆記號的樂譜,然後學生要算出究竟樂曲該如何演奏?有時還順便加考若加上節拍器指示,這些小節要演奏多少時間?但回歸聽覺面向,「反覆」其實有更深刻的意義。現在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主持「音樂認知實驗室」的學者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的觀察是:重複就像人類心智的手印。有些句子第一次聽起來只是隨意而為,但第二次出現時會聽起來是有目的的,然後雙方才得以交流。對我而言,這句話也可從另一個角度看:一旦演奏者碰到「反覆」時,必要意識到它,然後著把這樣的重複性提點出來,因為對自己而言,那是建構結構感的第一步,而對聽者而言,那也是一種邀請,讓人可以走入其中,完成更為深入的體驗。
「反覆」後來在巴洛克時期成為一種音樂進行的結構。「返始詠嘆調」名稱為Da Capo Aria;Da Capo指的是樂曲演到最後要「從頭開始」(圖一),結尾則終止於有Fine(義大利文的「結束」)一字處。這種返始詠嘆調讓歌手有了極大的空間可以展現技巧,因為在第二次重複時,歌手都會竭盡可能增加裝飾音與花腔技巧,同一首歌因此聽起來總會越演越烈。
* 圖一
另一種和Da Capo非常類似的反覆稱為Da Segno;Segno指的是「記號」(就像英文的sign)(可見莫札特的〈歡樂,開玩笑〉),整句即「從該記號開始反覆」,最後至Fine結束。相較於巴洛克的「返始」習慣,十八世紀古典時期的詠嘆調往往會使用D.S.來重現第一個段落,過去從頭開始的「間奏段」通常就略去不演了。
不過對一般大眾習琴者更為熟悉的反覆,應該是出現在小奏鳴曲曲集中。奏鳴曲的第一個樂章自十八世紀開始,通常都會使用所謂「奏鳴曲式」的結構,也就是包含「呈示部(展現出一或二個主題)、發展(變化主題)、再現(復述主題)」三個段落的曲式。不過雖是接連的三段落,作曲家卻常常會在「呈示部」結尾加上反覆記號,讓呈示部再被呈現一次,聽眾最後也就會聽到兩次相同的段落(有時作曲家也會設計不同結尾,讓兩次呈示部收束時略有不同,這時會用「時間括號」volta bracket來指示何者為第一次或第二次要演奏的段落)(圖二)。然而,許多人不免納悶,為什麼同樣的音樂要反覆兩次呢?研究者普遍認為,這個重複的手法,一是延續巴洛克時期的習慣,在舞曲音樂中每個段落都會重複,一是作曲家希望透過重複的方式,讓聽者更加明瞭、甚至記得呈示部發生了什麼,如此到了發展部,聽者才能理解主題出現了哪些變化。
* 圖二
最後還有一些反覆記號,較常在合奏樂團中演奏時才會看到。當後一個小節要原封不動重複前面一個小節時,作曲家可以不用重抄一次,而是加上 的記號,就能代表同樣的意思。而後面兩小節重複前面兩小節,也可使用 代表。
我記得以往在樂理課上學習反覆,課本上都會出現一種在樂譜上其實很難看到、明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題目:一行擁有上述各種反覆記號的樂譜,然後學生要算出究竟樂曲該如何演奏?有時還順便加考若加上節拍器指示,這些小節要演奏多少時間?但回歸聽覺面向,「反覆」其實有更深刻的意義。現在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主持「音樂認知實驗室」的學者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的觀察是:重複就像人類心智的手印。有些句子第一次聽起來只是隨意而為,但第二次出現時會聽起來是有目的的,然後雙方才得以交流。對我而言,這句話也可從另一個角度看:一旦演奏者碰到「反覆」時,必要意識到它,然後著把這樣的重複性提點出來,因為對自己而言,那是建構結構感的第一步,而對聽者而言,那也是一種邀請,讓人可以走入其中,完成更為深入的體驗。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