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好聽一點,怎麼一點音樂性也沒有!」急了許多陪同學習的父母。學習樂器到一個階段,是否具備音樂性,影響學琴樂趣與進展。音樂性來自心理感受,以人文素養為基礎。抽象、不可捉摸,卻真真切切可覺察。尤其在欣賞現場音樂會當下,音樂動不動聽,皆有所感。
學琴的孩子經常被懊惱練樂器不帶感情、沒有音樂性。嚴格要求或反覆練習似乎效果不彰,在達不到的理想中緊繃情緒,挫折感十足。音樂性和技巧最大差異在於,前者無法只是借助反覆練習見效,最是考驗之處!
「音樂性」譯自英文「Musicality」、德文「Muzikalität」,意指音樂品質、美妙樂聲、音樂才能、音樂欣賞能力。受歡迎的獨奏家,無不以強大音樂性擄獲聽眾的心。這份看似上天獨厚的盛禮,有沒有可能早已潛藏在每個人生命裡? 按照小嬰兒聽見音樂無不手舞足蹈、神情歡欣的反應來看,音樂性與生俱來的可能性很高,或根本是人類天性?!
潛藏的天性,在成長過程多因未加開發而逐漸掩蓋;等到再次變得有音樂性,也許已經是渡過大半人生歷練後的善感體悟。
音樂家為提升音樂性,積極開發想像力與感受力,透過聆聽好音樂、廣泛閱讀、刺激想像、沉澱思考、以各種方式豐富生活。學樂器的孩子,除了努力練琴,提升感受力,更加享受學音樂樂趣。
以下四種練習,加速音樂性的培養:
音樂性的培養沒有捷徑,是投入再投入的花朵綻放,但聞清香撲鼻那日,便知努力很值得。
學琴的孩子經常被懊惱練樂器不帶感情、沒有音樂性。嚴格要求或反覆練習似乎效果不彰,在達不到的理想中緊繃情緒,挫折感十足。音樂性和技巧最大差異在於,前者無法只是借助反覆練習見效,最是考驗之處!
「音樂性」是什麼?每個人天生擁有音樂性嗎?
凡希望強化音樂性的學習者,率先思考的問題是「什麼是音樂性?」、「怎麼練音樂性?」。「音樂性」譯自英文「Musicality」、德文「Muzikalität」,意指音樂品質、美妙樂聲、音樂才能、音樂欣賞能力。受歡迎的獨奏家,無不以強大音樂性擄獲聽眾的心。這份看似上天獨厚的盛禮,有沒有可能早已潛藏在每個人生命裡? 按照小嬰兒聽見音樂無不手舞足蹈、神情歡欣的反應來看,音樂性與生俱來的可能性很高,或根本是人類天性?!
潛藏的天性,在成長過程多因未加開發而逐漸掩蓋;等到再次變得有音樂性,也許已經是渡過大半人生歷練後的善感體悟。
音樂家為提升音樂性,積極開發想像力與感受力,透過聆聽好音樂、廣泛閱讀、刺激想像、沉澱思考、以各種方式豐富生活。學樂器的孩子,除了努力練琴,提升感受力,更加享受學音樂樂趣。
以下四種練習,加速音樂性的培養:
(一) 哼唱主題旋律
孩子是否經常為了練琴時間長短與父母精算計較?事實上,除了樂器上的技巧練習,音樂性的練習反倒需要適時離開樂器,與音樂獨處,例如無所不在地哼唱主題旋律。 主題旋律猶如每一首音樂的主角,串聯全曲風格與精神。一旦掌握主題旋律的情感,整體音樂性已呼之欲出。練習可分三種方式(1)在樂器上邊練邊唱(2)在腦中播放主題旋律(3)將主題旋律放大情感地唱出:歡欣的音樂,極端地欣喜唱出;悲傷的音樂,極端地哀傷唱出。以此深化來自旋律的感動。(二) 身體的音樂擺動
節奏是構成音樂的另一要素,使高高低低的音符律動起來。律動,回到身體感受,當身體覺察音樂律動性,彈奏出的音樂自然隨之擺動。因此除了精準地跟著節拍器練習節奏,不妨暫時離開樂器,以身體擺動出樂曲節奏。起初身體若是放不開,先以拍手,或踏步暖身,漸次進入直覺性的肢體律動反應。(三) 大自然的聯想
偉大作曲家如貝多芬、馬勒無不強調大自然對音樂的重要性。音樂起源於大自然,經常觀察細節、沉浸其間,啟發源源不絕音樂性。大自然裡沒有工匠式的筆直輪廓,眼見所及無不充滿曲線,即使口語形容的「筆直樹幹」,也並非如電線桿般挺直,仍帶有自然線條,此等即是習琴學子苦心追求的音樂性,彈奏出曲線般的音樂。 試圖將一句一句旋律結合大自然景象,例如風、草、流水、雨滴、搖擺中的樹葉等等,以此活化音樂線條。。(四) 聆聽專業演出
專業演奏家擅長放大音符裡所蘊含的情感,製造接連不斷的顫動聲響,使聽眾如癡如醉,這是習琴者的遠大目標。唯懷著修練般的精神一步一步前進,終能由工匠式的僵化蛻變為豐富多彩的音樂性。聆聽好聲音、好錄音、好音樂會,在腦中儲存大量美好的聲音想像,經不斷練習注入所感所受,持續激發下,轉化成風格獨特的音樂性。音樂性的培養沒有捷徑,是投入再投入的花朵綻放,但聞清香撲鼻那日,便知努力很值得。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