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俱來的想像力,在進入課業應付不及的學齡階段,暫擱一旁。這一擱,會不會忘了拾回?
軟實力與創造力興起的年代,想像力不可或缺,卻也無法在空洞狀態下任憑呼喚,多仰賴長期培養。孩子的世界經常在想像力充沛的傳說、或故事中打開,持續聽故事,想像力會如何發酵滋長,令人期待!
許多父母陪伴尚未識字的幼兒,視念故事、說故事,為激發學習與活化腦力的親子活動首選。孩子沉浸在一篇又一篇精彩神奇的故事想像,打開對世界探索的心。這故事列車值得往前駛進,協助孩子累積豐富想像力、藝術性、哲學性、以及民族文化特性,在充滿樂趣的學習經驗中播下文學種子。神話故事自古是音樂靈感來源,認識依據神話故事而生的音樂,刺激想像加倍豐富。
《變形記》是兩千多年前出版的希臘羅馬神話,內容包含大約兩百五十個世界歷史傳說,啟發許多創作者靈感。除了近代知名作家卡夫卡的暢銷小說《變形記》眾所熟知之外,在音樂創作上同樣迸發許多激盪,首推很有戲的音樂類型-歌劇。十七世紀的佩里、蒙台威爾第,十八世紀的葛路克,到十九世紀奧芬巴赫皆曾將書中神話變形為張力十足的歌劇音樂,孩子的想像跟著凡人與眾神遊走天上人間,進入歌劇世界變得親切。
有故事性的音樂,歌劇是代表。歌劇儘管重視音樂勝過戲劇本身,由於因應故事而生,戲劇性的強度超越其他音樂表演形式。具象的神話故事多了抽象的音樂領航,戲劇不再只是戲劇,音樂不再只是音樂,兩者相乘擴大為無窮想像。
三年後,佩里再次推出現存最早的歌劇《尤麗狄絲》,再次取材自《變形記》神話故事「奧菲斯與尤麗狄絲」。
故事主角「詩歌之父」奧菲斯彈得一手好琴,為拯救遭毒蛇咬了腳踝,一命嗚呼的妻子尤麗迪絲,一路撫弦歌唱,穿梭幽靈陣至冥界打動冥王。冥王不忍心拒絕奧菲斯動人請求,喚出亡魂行列新成員尤麗迪絲,定下在離開陰陽交界河之前,奧菲斯不許回頭看妻子的條件。遵守「不回頭望」,無疑是人性考驗,愈是在乎,愈是擔心,如何忍住不回頭看一眼 ? 就在來到陰陽交界的邊區,奧菲斯擔心妻子跟不上,終於忍不住心懷愛憐地回頭,承諾立即破除!尤麗狄絲轉眼間滑落深淵,掉落回冥府,連最後那一句「珍重再見」也傳不到丈夫耳邊。
這一則愛到黃泉的神話故事,除了佩里,葛路克、蒙台威爾第、奧芬巴赫等作曲家,皆曾將之變形為筆下音符,欣賞歌劇成了體驗神話故事的另一種選擇。
* Image is George Sandys edition of Ovid's ''Metamorphosis'' (1632), from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作者近期活動:《威尼斯巴洛克音樂之旅》講座
軟實力與創造力興起的年代,想像力不可或缺,卻也無法在空洞狀態下任憑呼喚,多仰賴長期培養。孩子的世界經常在想像力充沛的傳說、或故事中打開,持續聽故事,想像力會如何發酵滋長,令人期待!
許多父母陪伴尚未識字的幼兒,視念故事、說故事,為激發學習與活化腦力的親子活動首選。孩子沉浸在一篇又一篇精彩神奇的故事想像,打開對世界探索的心。這故事列車值得往前駛進,協助孩子累積豐富想像力、藝術性、哲學性、以及民族文化特性,在充滿樂趣的學習經驗中播下文學種子。神話故事自古是音樂靈感來源,認識依據神話故事而生的音樂,刺激想像加倍豐富。
神話故事《變形記》的威力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哲學家蒙田(1533-1592),在《隨筆集》談到兒童教育:「我第一次體會到書本的樂趣,是品嚐奧維德的《變形記》。」據說當時蒙田約莫七、八歲,為了閱讀那本書的故事,拋開同齡孩子最在意的玩樂,到了廢寢忘食地步。《變形記》是兩千多年前出版的希臘羅馬神話,內容包含大約兩百五十個世界歷史傳說,啟發許多創作者靈感。除了近代知名作家卡夫卡的暢銷小說《變形記》眾所熟知之外,在音樂創作上同樣迸發許多激盪,首推很有戲的音樂類型-歌劇。十七世紀的佩里、蒙台威爾第,十八世紀的葛路克,到十九世紀奧芬巴赫皆曾將書中神話變形為張力十足的歌劇音樂,孩子的想像跟著凡人與眾神遊走天上人間,進入歌劇世界變得親切。
有故事性的音樂,歌劇是代表。歌劇儘管重視音樂勝過戲劇本身,由於因應故事而生,戲劇性的強度超越其他音樂表演形式。具象的神話故事多了抽象的音樂領航,戲劇不再只是戲劇,音樂不再只是音樂,兩者相乘擴大為無窮想像。
神話故事「變形」歌劇
歷史上第一部歌劇《達芙妮》誕生在1597年,由義大利作曲家佩里(1561—1633)所作,故事內容根據《變形記》「阿波羅與達芙妮的月桂情」創作。太陽神阿波羅被丘比特的金箭射中後,情火熊熊地追逐達芙妮,聞愛逃跑的達芙妮邊跑邊向河神爸爸許下變形的願望,希望化解天生麗質的身材與容貌,打消阿波羅的癡戀。她的願望應驗了,不久後變形成一棵散發丰采、姿態美麗的月桂樹。達芙妮變了形,阿波羅依然愛她,用她頭髮變成的樹葉編成花圈,永遠套在頭髮上。這部歌劇總譜雖已失傳,隨著神話故事熱度不減,不復存的音樂仍留給世人無限想像。三年後,佩里再次推出現存最早的歌劇《尤麗狄絲》,再次取材自《變形記》神話故事「奧菲斯與尤麗狄絲」。
故事主角「詩歌之父」奧菲斯彈得一手好琴,為拯救遭毒蛇咬了腳踝,一命嗚呼的妻子尤麗迪絲,一路撫弦歌唱,穿梭幽靈陣至冥界打動冥王。冥王不忍心拒絕奧菲斯動人請求,喚出亡魂行列新成員尤麗迪絲,定下在離開陰陽交界河之前,奧菲斯不許回頭看妻子的條件。遵守「不回頭望」,無疑是人性考驗,愈是在乎,愈是擔心,如何忍住不回頭看一眼 ? 就在來到陰陽交界的邊區,奧菲斯擔心妻子跟不上,終於忍不住心懷愛憐地回頭,承諾立即破除!尤麗狄絲轉眼間滑落深淵,掉落回冥府,連最後那一句「珍重再見」也傳不到丈夫耳邊。
這一則愛到黃泉的神話故事,除了佩里,葛路克、蒙台威爾第、奧芬巴赫等作曲家,皆曾將之變形為筆下音符,欣賞歌劇成了體驗神話故事的另一種選擇。
聽神話,聽音樂相等重要
聽故事,誘發畫面,情緒煽動直接;聽音樂冷靜、安靜,啟發細膩情感與多層次想像。神話故事為孩子打開世界的歷史,體會久遠的文字想像與智慧;帶有神話底蘊的音樂創作,搭建出走入抽象音樂的捷徑。透過談論故事人物性格、情感、神力的興高采烈,加深音樂感受,適合親子共享。音符變形出人物,人物交織成場景,一景一景聽下去,創造力、想像力點滴匯聚成遼闊大海。* Image is George Sandys edition of Ovid's ''Metamorphosis'' (1632), from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延伸聆聽
佩里《尤麗狄絲》 ▶
作者近期活動:《威尼斯巴洛克音樂之旅》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