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慶蔡貢
從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算起,錄音技術發展至今已有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而音響與錄音這兩件事,正是聲音(音樂)能夠被記錄與再現的一體兩面。儘管錄音技術發展至今已然相當成熟,但錄音的再現是否真能原音重現?又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經由唱片的呈現是否為真?這兩個大哉問一直到今天都還是會常常被提出來討論的。
關於唱片所呈現的音樂(確切的說應該是指演奏)是否為真這個問題,早在電磁聲紋記錄方式出現之前,就已經常常被拿出來討論,但真正引起廣泛爭議的,主要是在磁帶記錄方式的出現,使得音樂演奏不再需要一次完整不可中斷的被記錄下來,而是可以經由剪輯的方式來分段演奏甚至改錯所引起的。簡單的說,愛樂大眾開始無法接受演奏家會在舞台上犯錯,因為他們在唱片裡聽到的幾乎都是完美的呈現,也因此他們認為唱片錄音都是“假的”,難怪在立體聲錄音的黃金時期,就有像顧爾德(Glenn Gould)這樣的演奏家提出”音樂會已死”這樣的論調,並且身體力行從此不再上台演奏,而專注在錄音室裡構築他極具個人特色的錄音王國。但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音樂會並沒有因此而陣亡,甚至有時候還成為推銷唱片錄音的必要手段!言歸正傳,究竟唱片所呈現的音樂是否為真?在此我想提出一個觀點供大家參考:首先從演奏的角度來看,誠然當我們從唱片當中聽到接近完美的作品詮釋時(特別是在技巧方面的無懈可擊),在讚嘆這位大師之餘,不免對欣賞其現場演出自然產生“不能犯錯”的期望(幻想)。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正所謂「人有失算,馬有失蹄」……鮮少有音樂家在現場演出能零失誤的,由此對比之下(唱片與現場)令某些愛樂者失望之餘,自然對唱片產生某種“類道德”的批判:「唱片所呈現出來的音樂都是“做”出來的,都是假的!」
再回到顧爾德的論點,為什麼他會認為“音樂會已死”?撇除他孤僻的個性致使他不願再上台演出的可能因素之外,呈現他所想要(期望)的完美的音樂本質,或許才是提出此論點真正的原因 — 唯有在錄音當中才能呈現出完美的音樂本質!這是由音樂作品的“永恆性”的角度來思考,唱片必得經過多次的錄製、修改,用以呈現音樂作品最終的完美性,這跟文學作品及音樂作品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幾經塗改以求完美的本質是一樣的。
其實經過了五十多年的論戰,這當中因著錄音技術的進步,也直接影響了演奏家們在音樂以及演奏技術上的改變,“精確無失誤”的演奏技巧已然成了當今演奏家的充分條件,而大多數的當代演奏家也都相當習慣於音樂會與錄音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且交出亮眼的成績(郎朗、王羽佳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來談到所謂的“原音重現”這個議題,我們先從定義來看:"原音重現"指的是"雙耳在任何地方所聽到的任何聲響,能完全精確的透過音響重播系統再現。"以上是我認為比較嚴謹的定義,如果此定義成立,那麽在此我可以直接了當的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從某些角度來看也是沒有必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基於人有所謂的"雙耳效應",儘管錄音以及音響重播系統在科技發達的今日,已然能將人耳所能接收到的頻率及動態範圍完美呈現,但由於環境的影響導致生理上所產生的空間感、遮蔽效應,乃至於心理上所產生的"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s party effect)等,恐怕都不是現今的錄音科技所能處理的。曾經有音響迷安排了一場“現場實況演奏兼錄音重播音樂會”,目的就是希望演奏與錄音與回放都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儘量取得最客觀的基礎條件。然而就算再好的收音麥克風,即便是模擬人耳的“假人頭收音系統”,也僅能模擬出人頭在不同頻率所產生的屏蔽特性,並無法完全呈現人耳的“選擇性聽覺”的特性,本人雖然未能親臨音樂會現場,其結果可想而知也只能“接近”而無法“完全一樣”。
那為何又會說沒有必要呢?難道無法“原音重現”我們就不聽(玩)唱片(音響)了嗎?很多音樂家透過留聲機時代的老錄音,可以得知(或遙想)以前大師們的演奏風貌,而透過好錄音我們甚至可以聽到與現場音樂會所不同的細節與感動。事實上,現今已經有很多的音樂家及愛樂者早已習慣於二者兼備,充分享受著現場演出及唱片共同帶來的聆賞樂趣呢!
從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算起,錄音技術發展至今已有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而音響與錄音這兩件事,正是聲音(音樂)能夠被記錄與再現的一體兩面。儘管錄音技術發展至今已然相當成熟,但錄音的再現是否真能原音重現?又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經由唱片的呈現是否為真?這兩個大哉問一直到今天都還是會常常被提出來討論的。
關於唱片所呈現的音樂(確切的說應該是指演奏)是否為真這個問題,早在電磁聲紋記錄方式出現之前,就已經常常被拿出來討論,但真正引起廣泛爭議的,主要是在磁帶記錄方式的出現,使得音樂演奏不再需要一次完整不可中斷的被記錄下來,而是可以經由剪輯的方式來分段演奏甚至改錯所引起的。簡單的說,愛樂大眾開始無法接受演奏家會在舞台上犯錯,因為他們在唱片裡聽到的幾乎都是完美的呈現,也因此他們認為唱片錄音都是“假的”,難怪在立體聲錄音的黃金時期,就有像顧爾德(Glenn Gould)這樣的演奏家提出”音樂會已死”這樣的論調,並且身體力行從此不再上台演奏,而專注在錄音室裡構築他極具個人特色的錄音王國。但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音樂會並沒有因此而陣亡,甚至有時候還成為推銷唱片錄音的必要手段!言歸正傳,究竟唱片所呈現的音樂是否為真?在此我想提出一個觀點供大家參考:首先從演奏的角度來看,誠然當我們從唱片當中聽到接近完美的作品詮釋時(特別是在技巧方面的無懈可擊),在讚嘆這位大師之餘,不免對欣賞其現場演出自然產生“不能犯錯”的期望(幻想)。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正所謂「人有失算,馬有失蹄」……鮮少有音樂家在現場演出能零失誤的,由此對比之下(唱片與現場)令某些愛樂者失望之餘,自然對唱片產生某種“類道德”的批判:「唱片所呈現出來的音樂都是“做”出來的,都是假的!」
再回到顧爾德的論點,為什麼他會認為“音樂會已死”?撇除他孤僻的個性致使他不願再上台演出的可能因素之外,呈現他所想要(期望)的完美的音樂本質,或許才是提出此論點真正的原因 — 唯有在錄音當中才能呈現出完美的音樂本質!這是由音樂作品的“永恆性”的角度來思考,唱片必得經過多次的錄製、修改,用以呈現音樂作品最終的完美性,這跟文學作品及音樂作品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幾經塗改以求完美的本質是一樣的。
其實經過了五十多年的論戰,這當中因著錄音技術的進步,也直接影響了演奏家們在音樂以及演奏技術上的改變,“精確無失誤”的演奏技巧已然成了當今演奏家的充分條件,而大多數的當代演奏家也都相當習慣於音樂會與錄音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且交出亮眼的成績(郎朗、王羽佳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來談到所謂的“原音重現”這個議題,我們先從定義來看:"原音重現"指的是"雙耳在任何地方所聽到的任何聲響,能完全精確的透過音響重播系統再現。"以上是我認為比較嚴謹的定義,如果此定義成立,那麽在此我可以直接了當的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從某些角度來看也是沒有必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基於人有所謂的"雙耳效應",儘管錄音以及音響重播系統在科技發達的今日,已然能將人耳所能接收到的頻率及動態範圍完美呈現,但由於環境的影響導致生理上所產生的空間感、遮蔽效應,乃至於心理上所產生的"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s party effect)等,恐怕都不是現今的錄音科技所能處理的。曾經有音響迷安排了一場“現場實況演奏兼錄音重播音樂會”,目的就是希望演奏與錄音與回放都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儘量取得最客觀的基礎條件。然而就算再好的收音麥克風,即便是模擬人耳的“假人頭收音系統”,也僅能模擬出人頭在不同頻率所產生的屏蔽特性,並無法完全呈現人耳的“選擇性聽覺”的特性,本人雖然未能親臨音樂會現場,其結果可想而知也只能“接近”而無法“完全一樣”。
那為何又會說沒有必要呢?難道無法“原音重現”我們就不聽(玩)唱片(音響)了嗎?很多音樂家透過留聲機時代的老錄音,可以得知(或遙想)以前大師們的演奏風貌,而透過好錄音我們甚至可以聽到與現場音樂會所不同的細節與感動。事實上,現今已經有很多的音樂家及愛樂者早已習慣於二者兼備,充分享受著現場演出及唱片共同帶來的聆賞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