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班到職業音樂家,是公認理所當然的音樂之路。
「音樂家」這項職業的培訓和其他行業最大不同是,小從五歲或甚至三歲開始上樂器課,接受音樂啟蒙,一路苦練、比賽鍛鍊直到成為氣候,橫跨漫長歲月。有沒有可能半路出家終有所成呢?音樂史上仍有成功之例可循,或許少了科班系統化訓練,共同是懷有極愛音樂的心,繞了一圈最終回到音樂大道。
大學讀的是數學系,看似與音樂無直接相關,然而這段學習對他的音樂影響又是什麼?「數學與音樂」的關聯愈來愈受注目,是否其中講求的精準、秩序與邏輯概念近似呢?無疑是個大哉問!對巴拉基列夫而言,這之間毫不抵觸,研讀數學同時展開音樂生涯,已是當地具有名聲的音樂家。 接下來影響他人生的關鍵,是認識葛令卡。葛令卡在跟隨西歐、南歐音樂浪潮後,有感於開創本土音樂的重要性,回歸民族主義。巴拉基列夫跟著葛令卡腳步,萌生為民族音樂開創新局想法,號召同好,由他提供音樂技能指導,成為俄國五人組首腦人物。
音樂之路如何開始?如何行進?從俄國五人組身上來看沒有一定模式。是否順利成為音樂家看機緣,重要的是,對音樂懷抱熱情,人生無限可能!
「音樂家」這項職業的培訓和其他行業最大不同是,小從五歲或甚至三歲開始上樂器課,接受音樂啟蒙,一路苦練、比賽鍛鍊直到成為氣候,橫跨漫長歲月。有沒有可能半路出家終有所成呢?音樂史上仍有成功之例可循,或許少了科班系統化訓練,共同是懷有極愛音樂的心,繞了一圈最終回到音樂大道。
五個熱愛音樂的好朋友
十九世紀四O年代西歐國家盛行孟德爾頌、蕭邦、李斯特、舒曼等追求浪漫情感、與人文思想的音樂,衝擊著音樂發展相對保守的俄國,延生出崇拜西歐、與推廣民族音樂兩個不同流派。此時出現五位音樂好手投入民族主義推廣,齊聚成立「俄國五人組」,在世界樂壇佔有一席之地,他們是:巴拉基列夫、鮑羅定、庫宜、穆索斯基以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五位好友音樂理念有志一同,音樂背景相似,無一接受有系統音樂訓練,才華迸自內心烈焰,未曾放棄中斷。他們的音樂風格,承續俄國國民音樂開山始祖葛令卡歷經仿效西化過程,到選擇以民族素材創作,在巴拉基列夫登高一呼下,一起為俄國民族音樂打拼,五人集團於是成立。從數學系到音樂家
巴拉基列夫是五人當中唯一擁有豐富音樂訓練的一位,四歲受母親啟蒙開始學鋼琴展現音樂天份,雖未曾接受正統音樂教育,卻不掩蓋他的才能。就讀中學期間,大地主亞歷山大・烏雷貝舍夫提供贊助,是他音樂學習得以延續的主力。大學讀的是數學系,看似與音樂無直接相關,然而這段學習對他的音樂影響又是什麼?「數學與音樂」的關聯愈來愈受注目,是否其中講求的精準、秩序與邏輯概念近似呢?無疑是個大哉問!對巴拉基列夫而言,這之間毫不抵觸,研讀數學同時展開音樂生涯,已是當地具有名聲的音樂家。 接下來影響他人生的關鍵,是認識葛令卡。葛令卡在跟隨西歐、南歐音樂浪潮後,有感於開創本土音樂的重要性,回歸民族主義。巴拉基列夫跟著葛令卡腳步,萌生為民族音樂開創新局想法,號召同好,由他提供音樂技能指導,成為俄國五人組首腦人物。
從軍人到音樂家
五人當中被認為最具天份與原創性的音樂家穆索斯基,七歲受母親啟蒙開始學鋼琴,十三歲進入軍校,接受與音樂無關的訓練。值得一提是,除了熱衷音樂,他對歷史與哲學非常喜愛,造就他日後音符下別有趣味的內涵。穆索斯基的創作手法非科班常規可理解,或被視為不完美技法,而也正如此才擺脫框架,寫出獨樹一幟作品。 同樣出身軍人背景的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音樂薰陶來自成長的鄉下環境,是流傳鄉間的民謠搭起他第一座音樂橋樑。其後靠著勤奮自學豐富音樂知識,趁著跟隨船艦到遠洋服役,有機會接觸不同國家,開拓他的視野,轉化為珍貴的創作素材。結束服役前在船上完成《第一號交響曲》,尚未退伍之際,音樂名聲已傳開,聖彼得堡音樂院等候他卸下軍職,聘任為音樂教授。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退伍後投入音樂教育工作,成為作曲名師,培育出如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等優秀音樂人才。從化學教授到音樂家
鮑羅定和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們一樣,在課業之餘也上鋼琴課,開始接觸音樂。學業成績優異的他,專精化學領域,達到父母對孩子的夢幻期許,獲得醫學博士頭銜。畢業後,擔任醫學院化學教授,完美人生無不稱羨。然而他的精采人生不僅於此,在跟隨巴拉基列夫學作曲、迎娶鋼琴家另一半後美麗斜槓,跨領域在假日創作音樂,得「星期天作曲家」稱號,推廣民族音樂,為俄國音樂增添無限榮耀。從工程師到音樂家
身兼工程教授與音樂家的庫宜,求學期間研習工程領域,畢業後進入軍校擔任防禦工程教授。音樂是他的斜槓人生,從小學鋼琴,喜愛蕭邦音樂,十四歲開始作曲。人生轉折出現在二十一歲那年認識巴拉基列夫,才認真投入音樂創作,三年後首度以作曲家身份發表作品。相較於其他四位,庫宜音樂中的俄羅斯色彩不算濃厚,因此流傳的較少。音樂之路如何開始?如何行進?從俄國五人組身上來看沒有一定模式。是否順利成為音樂家看機緣,重要的是,對音樂懷抱熱情,人生無限可能!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