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複音音樂,指揮翁佳芬覺得自己心裡的畫面便是廣大的天空、高聳的教堂尖塔⋯⋯翻開音樂史,複音音樂的確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中世紀開始,教會的僧侶們就嘗試在不同聲部中詠唱不同的旋律,當上帝的祭壇流洩出更壯麗的音響,信仰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這種數條旋律並行的體裁很快便在教會間流行開來,名為「對位法」的創作技巧便由此誕生,應用至人聲以外的作品中,並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鼎盛,時至今日都是作曲家們在思考樂曲結構時不會遺忘的手法。這次的演出有由英國文藝復興指揮大師Peter Phillips特別為台北室內合唱團所編輯的全新版本德普瑞( Josquin des Prez )〈信友請來彌撒曲〉〈垂憐經〉——今年適逢他逝世五百週年,格外具有紀念意義;另精選文藝復興六位代表性音樂家,將複音形式發展顛峰的作曲家帕勒斯替那(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晚期威尼斯樂派雙合唱編制的作曲家拉素斯 ( Orlande de Lassus )、英國文藝復興巔峰的作曲家拜爾德( William Byrd )等,一字排開如同音樂史的縮影。演出時舞台上將附上中文翻譯投影片,既使是不熟悉文藝復興音樂的聽眾也不用擔心。翁佳芬表示:只要專心聆聽,就能在和聲的堆疊、聲部的重奏中感受信徒們曾有的感動,讓心靈進入寧靜、至福的境界。
就算時代不斷前進,複音音樂的思維仍深藏在許多音樂作品中。她也特別分享了複音音樂中的現代感:在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由於民族主義崛起,歐美各國開始回頭挖掘自己音樂的根,也因此掀起一股「復古」風潮,在旋律上以教會調式創作,風格上刻意模仿文藝復興時期的色彩。但在力求仿古的手法之下,又隱隱透出二十世紀的音樂特色。古典與近代相互輝映、融合為一,創造出十分有特色的作品。在5位文藝復興經典大師之後,台北室內合唱團還精選四位不同國籍之現代、當代作曲家作品。有橫跨19-20世紀之交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士 ( Ralph Vaughan Williams),的《G小調彌撒》( Mass in G minor ),以雙合唱形式演出,充滿純淨與真誠;美國當代作曲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 )受擅長詮釋文藝復興音樂英國「泰利斯學者合唱團」(The Tallis Scholars)委託的作品《聖禮拜堂》( Sainte-Chapelle )當代西班牙作曲家布斯托( Javier Busto )《有福之人》( Beatus Vir )傳達文藝復興複音之美的無伴奏作品。
其中,台灣當代作曲家林明杰合唱作品《聖母頌》( Ave Maria ),可說是誕生於偶然。指揮翁佳芬透露,她曾在課堂上對當年就讀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組的學生林明杰說:「世上的Ave Maria那麼多,可是卻沒有一首是明快的。明杰同學要不要寫一首呢?」沒想到林明杰便以此為契機,開始創作這首快版《聖母頌》。更令人驚喜的是演出之後大獲好評,許多合唱團紛紛主動洽詢樂譜演出。後來更紅到國外,由德國Carus音樂出版社出版於全球發行,林明杰也成為亞洲第一位與其合作之作曲家。可見文藝復興的元素已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與現代手法的交融後,更是深得各地聽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