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採訪‧文∕陳佩珊
叱吒國際樂壇,當今最具代表性的亞洲女性作曲家-陳銀淑(Unsuk Chin),受「2021衛武營TIFA當代音樂平台」之邀,作為本次駐節藝術家。4月17日開幕音樂會,將由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鋼琴家林佳靜與高雄市交響樂團,聯手演出陳銀淑管絃樂作品專場音樂會,演後也將安排陳銀淑與簡文彬總監進行對談。消息發布後不僅獲得國內樂迷高度關注,對於多首作品即將在臺首演,更是令人感到振奮與期待。MUSICO透過衛武營協助,搶先在音樂會之前專訪這位炙手可熱的作曲家,讓樂迷朋友得以更深入認識陳銀淑與她的音樂。
出生於1961年的韓國首爾,陳銀淑童年經歷了韓國最貧窮的年代,父親是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從小在教會司琴的她,夢想當一位鋼琴家。因家裡經濟不佳,靠著自學作曲、聽許多音樂、研讀樂譜,經歷了兩次落榜第三次才考上首爾大學作曲系。之後隨著夢想到德國繼續深造,隨作曲家李蓋悌 (György Ligeti) 學習,在大師門下,陳銀淑接受了最嚴厲苛刻的批評,卻也開啟了她尋找自己音樂的旅程。不刻意為自己的音樂風格歸類,陳銀淑認為每件作品都要有存在的理由,她嘗試賦予每個作品一些前所未聞的新意,並為它的存在辯護。近年來她的作品頗受歡迎,經常在世界各大音樂廳上演,她也接受了許多知名樂團與指揮、獨奏家的委託創作,可說是當代最受期待的作曲家之一。
Q: 這場音樂會安排了你從1996年到2021年間的作品,可以談談在這之間,你的作品風格及作曲想法有什麼改變或演進嗎?(註:鋼琴協奏曲,1996、歌劇《愛麗絲夢遊仙境》,2007、《人型》,2014/15、《卷首》,2019)
在每個不同時期我都嘗試創作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每個作品都需要有個存在的理由,才能跟之前的作品有所區隔。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首鋼琴協奏曲算是一個突破性的作品:這是我寫的第一首器樂協奏曲。對我而言,器樂協奏曲是最基本的創作類型,因為我樂於挑戰獨奏家,並為他們獨特的能力寫點東西。幾世紀以來鋼琴的演進歷史直接影響了這首鋼琴協奏曲的創作,同時我也採用了西方傳統以外的音樂風格。
音樂會的曲目中還有我為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所創作的歌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前奏曲。這部歌劇在我的作品中佔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創作歌劇總是非常特別的;其次,我寫的音樂非常直接、自由流暢,並有許多音樂借用及模仿手法,因此很容易欣賞。另一部作品《卷首》是我為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和艾倫.吉伯特 (Alan Gilbert) 所創作的管弦樂作品。一樣與音樂演進歷史息息相關:某程度地採用了如史特勞斯、史克里亞賓、布魯克納、史特拉汶斯基等人在不同時代的重要交響作品,將它們喚起,並讓它們之間互動互評,進而注入新的面貌。《人型》是一部虛構的音樂編舞:它是受到舞蹈的啟發,同時也是19世紀霍夫曼的恐怖故事。
Q: 身為一個亞洲作曲家,能在歐洲嶄露頭角,特別是在當代音樂的領域上被看見認同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跟我們分享這其中的優點與缺點嗎?
為了創作來奉獻一生,通常來說,是困難的。能成功的機會是微乎其微:必須要學習、長時間工作、努力,擁有作品被演出的機會,或甚至要有一個穩定的經濟收入,這是非常有難度的。我來自一個貧窮的背景,但下定決心要追求我的夢想,我猜我也有相當的運氣。在歐洲身為一個亞洲女性作曲家,有時也是很具有挑戰性的:某些人帶有偏見歧視,會想把你擺在特定的框架。幸運地,在這幾十年間這狀況有了改善,這些氛圍變得更開放了,我確實很幸運因為我的作品能被許多優秀的音樂家跟樂團演奏。
Q: 你是個對生活較嚴肅還是輕鬆的人?除了音樂,你的生活還有哪些興趣與嗜好?
最近我分別生活在柏林與挪威兩個城市,我的先生在挪威的交響樂團擔任節目總監。由於演出跟工作的關係,例如擔任南韓統營國際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因此我也經常各地旅行。最近我閱讀了許多書,特別是對天體物理學有興趣;另外我也喜歡為我的朋友賓客下廚;喜歡看好的紀錄片及影集。我一直想要成為一位鋼琴家,但我的父母(在1960年代的韓國,還是個發展中的國家)無法負擔得起學費,而若要成為鋼琴家必須要很早就開始培養,但我還是很愛彈鋼琴,它跟創作是完全不同的,創作時你必須要無中生有,而當一位鋼琴家,你可以去彈奏並詮釋已經存在的作品。
Q: 創作的靈感來自於何處?你的作品中是否會有寓含對世界呼喊的一些核心價值?
靈感可以從任何地方冒出來,但通常這是一個很長且努力工作後的成果。一般我會用欣賞一件抽象藝術品的眼光去看音樂,它並不會透露一個明確的訊息,但會很直接地帶出許多感覺及情緒,那就是靈魂之所在。我不想要對我的聽眾做任何的描述,我想讓每一個人去尋找、去發現屬於自己的訊息。有時候,樂曲名稱會提供一些暗示,但只是表層,我希望音樂還有更多的層次與意義。我不相信音樂需要被解釋或被理解;音樂本身就具備有超越語言的意義。
Q: 除了作曲你也擔任了許多音樂節的策展人,在策展的時候,你最優先會考慮什麼?特別是現代音樂經常被視為不易聽懂、門檻較高的種類,遇到這樣的觀眾與市場,應該如何去因應?
身為一位策展人,我試著搭建橋樑,展示出音樂不可思議的多樣性,就像遊樂場般具有五花八門的選項讓人們做出選擇。此外有很多不在商業模式操作下的好音樂,或是在Youtube演算排行之外,也有許多不被人知卻很有趣、刺激、或令人感動的藝術,這些也都是我想展示的。在當代音樂與其他所謂「古典」音樂之間,我不覺得有太大的不一樣。我喜歡聽且學習任何種類的音樂,無論是在每個不同時期被稱作「西方」古典音樂、當代古典音樂,或是非歐洲國家的傳統音樂、爵士,甚至搖滾樂。但我想每個人必須要花點時間與努力去走自己的音樂旅程。因為每個人都有聽覺的能力,我們都是潛在的聆聽者。這個挑戰是你找到對的時間讓自己準備好去遇見新的音樂,因為這是需要下一點功夫與專注力的。比較大的問題是,在許多國家學校缺乏藝術教育,因為通常一個人的藝術品味或見解,需要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培養。
Q: 請問您對這次的演出有什麼期待,希望觀眾可以從你的音樂得到什麼感受?
對於這次的合作機會我非常開心,能夠有一整場個人的作品音樂會是非常特別的。我非常珍惜,也感激主辦單位與音樂家們的投入與努力。然而很遺憾的,因疫情關係,旅遊禁令讓我無法親自到場參與這場盛會。我非常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到臺灣,我聽說臺灣有很棒的音樂廳與觀眾,也知道有多位世界級的指揮家、管絃樂團、獨奏家、作曲家,還有許多優秀的年輕人才。在臺灣,人們對藝術的好奇心以及自由開放的環境也廣為人知,對我而言臺灣將是未來音樂越來越重要的國家之一。
看到陳銀淑的成功,你可能無法想像年輕時期的她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活?她笑稱童年過著灰姑娘般的生活,在洗衣服、生火點燈、用水盆舀水......等日常瑣事中,只有音樂是她唯一的救贖,也因經歷過磨難挫折的人生,心智才得以強壯。邁進人生轉折點後,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成為她的唯一信念。在她的音樂中,不難感受到優雅不躁進、細膩卻不畏懼的姿態,在她身上還有著一個「聯覺」的秘密武器,這像是上天給她的特別恩賜,讓她有著過人的敏銳本能,可以將腦中的繽紛色彩用音樂盡情發揮,而她也盡責地執行這個神聖的任務,寫下了一幅幅層次豐富且絢麗生動的音樂畫面。以古典傳統的作曲技法創作出獨具一格的「新」音樂,讓陳銀淑在藝術殿堂之巔一鳴驚人,備受各界青睞肯定,成為亞洲成功人物的代表之一。陳銀淑的成功,不僅是一個勵志的故事,也是當今樂壇的福氣,因為她正持續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音樂,為後世留下不朽的聲音印記。
【2021衛武營TIFA當代音樂平台】
《開幕音樂會》陳銀淑管絃樂作品專場X演後座談
時間:2021/4/17 (六)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曲目:
1. 歌劇《愛麗絲夢遊仙境》第五景前奏曲
Alice in Wonderland - Prelude to Scene V
2. 鋼琴協奏曲 Piano Concerto
3.《卷首》管絃樂曲*
Frontispiece for Orchestra*
4.《人型》給管絃樂團的生動音畫*Mannequin-Tableaux vivants for orchestra*
(*為亞洲首演 Asia Premiere)
演出者:指揮|簡文彬、鋼琴|林佳靜、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
【2021衛武營TIFA當代音樂平台】系列節目:
4/17
《開幕音樂會》陳銀淑管絃樂作品專場X演後座談
4/18
《當代大師的極簡世界–林佳靜鋼琴獨奏會》
4/12~4/25
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閱讀音樂》計畫
4/24~4/25
《在·不在》
4/24~4/25
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共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