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個學年剛告一段落,疫情也仍緊張,這個月索性不爬梳太多歷史資料,多聽點音樂自在度日吧!
我想定義上最能和自由自在相貼合的樂曲,大概就是「即興曲」了。根據《哈佛簡明音樂字典》的定義,「即興曲」指的是:19世紀之後出現的一種創作形式,通常是鋼琴曲,帶著即興風格,或是暗示樂曲是從突然出現的靈感所生。出身波西米亞的沃日謝克(Jan Vaclav Voříšek,1791-1825)被認為是最早使用這個字作樂曲標題的作曲家,他在1822年於維也納出版的Op.7鋼琴曲集,即包含了6首即興曲。
Op.7整體風格輕快、活潑,非常類似貝多芬的短曲(bagatelles)。事實上,Voříšek非常崇拜貝多芬,貝多芬也曾表示過對這位晚輩的欣賞,因此他在樂思上承襲了巨人就不意外,除了樂曲結構和多數短曲ㄧ樣,都採用ABA三段體,像是第六首中大跳音群伴奏三度旋律的行進(mm.65-82),就充滿了貝多芬第7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色彩。不過為什麼Voříšek要把當時樂壇人人必備的「即興演奏」能力(improvisation,貝多芬就是即興高手),特別凸顯出來作為標題,不知是否是受到「夜曲」的創始人費爾德(John Field,1782-1837)刺激,也想為剛萌芽的浪漫樂派帶來新意?
而要說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即興曲,肯定非舒伯特與蕭邦之作莫屬。許多文獻都提到舒伯特是因為聽了Voříšek的作品,才著手寫作即興曲。他在1827年一口氣完成了8首作品,後來分成兩冊出版,值得留意的是,現在我們較熟悉的D.899,其實是出版商決定標題的,舒伯特死後發行的D.935,才是作曲家主動稱呼為即興曲的作品。不過,考量舒伯特並沒有反對出版商的作法,把D.899視為作曲家心目中的即興曲樣貌應該也無不妥吧!
D.899無論是音樂表現或演奏技巧都比Voříšek的作品難上許多,但因為裡面充滿音階、琶音等元素,「看起來不難」,因此常常會聽到宛如單調練習曲般的詮釋,完全忘記樂曲原本該「即興某種靈光(樂思)」的曲趣。
比如第2號降E大調最初擔任伴奏的左手和弦,隨著音階流轉,ㄧ瞬間巧妙變幻為中段激動的主題韻律,鋪陳得可說渾然天成。而第4號降A大調,不僅出人意表地使用降A小調開始,中間接到4個升記號段落時,也是利用前面的降A轉為帶有升G的和弦,凸顯同音異名、輾轉反側的情緒。
第三首降G大調有著如夢似幻的色彩,備受音樂會喜愛。我個人則特別喜歡第1號C小調,它不像其他三首基本上都採用三段體框架鋪陳,而是透過兩個主題的變奏展開一場流浪記。音樂一開始是帶著送葬進行曲風的主題,行過一段後,緩緩化為溫暖回憶般的第二主題(m.41)。隨後的變奏有多聲部模仿技巧、有歌曲〈魔王〉中的撼動三連音,每一個瞬間都在改變,最後導引出人事已非的滄桑感。
至於D.935整冊的難度又更高,不過我覺得整體聽下來,舒伯特比較像是要把他周身可以聽到的許多舞曲、民歌或炫技風格都運用到作品中,作曲家個人的內省特質變得稍弱,較具表演性、娛樂感。
比舒伯特小一些的蕭邦則在1834到1839年間,也陸續寫下了4首即興曲。特別想談談名氣最大的〈幻想即興曲〉,它現在編纂在曲集中的第四首,實際上是最早創作的。學者Ernst Oster曾提出了一個看法很值得玩味,他認為此曲的和聲進行和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特別是第三樂章)非常相似,蕭邦之所以這麼做,是在表達他對偉大靈魂的理解比他人更深入,「此作(幻想即興曲)就是蕭邦在另一個天才的作品中聽見的聲音」(註一)。即興曲此時從ㄧ個人的靈感,到融合兩個人的靈感(我們不會忘記《月光》的原始標題其實是「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因此「幻想即興曲」也好像是某種呼應),在意義上似乎又為這個曲種增加了新的維度。
在舒伯特和蕭邦之後,將即興曲再寫出另一高度的作曲家,我想應該就是佛瑞了。除了運用新的和聲、新的鋼琴技巧鋪陳外,他留下的6首即興曲各自都展現出不同企圖,無論是「輕量版」李斯特巡禮之年色彩的第三號、神秘詭譎的第五號,還是從豎琴原曲改過來的第六號,每一首都匠心獨具,說是音樂史上即興曲的精品絕對實至名歸。
註一:出自Ernst Oster的論文《The Fantaisie–Impromptu: A Tribute to Beethoven》
延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