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聆賞了莫札特《後宮誘逃》的選粹,那是由林中光導演,孫愛光指揮「陽光台北交響樂團」,以及國內多位聲樂家,共同演出的一場「半歌劇」。所謂的「半歌劇」,指的是在音樂廳,而不是在歌劇院進行,將歌唱者與樂團都擺在舞台上,雖有演戲、佈景、燈光、服裝的經營,卻只是「點到為止」,礙於場地上的限制,未能做的很完整。儘管只是選粹,又是半歌劇,這次《後宮誘逃》的演出卻讓我感到意外,不只幾位獨唱者的歌唱水平相當高(羅明芳、林健吉、詹佳穎、宮天平、謝銘謀、黃奎霖),他們的演技、對白、與合唱團的互動,全被處理的自然流暢,氣韻生動 - 換句話說,已經具有相當的職業水準與架勢;不再是業餘式的生硬、呆滯。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國內由於一直缺乏專屬的歌劇演出場地,更沒有專職性的歌劇團隊,所以大部分歌劇的製作、演出,不只是半歌劇,而且是「半職業性的」- 受過歌唱、歌劇専業訓練的人員,卻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歌劇演出不可能成為他們的專職,頂多只是兼職而已。從幾十年前,開始有人演出歌劇以來,台灣的歌劇界一直到今天,還是處於這種半職業的狀態中;然而在這種「偶爾演一下歌劇」的窘境之下,不論是幾個公立的交響樂團,或是三、五個民間的「歌劇工作坊」,一直在困境中掙扎著,間歇的演出歌劇,還能夠衝出不錯的成績,實在是很不容易。
國內這種半職業性的半歌劇演出形態,儘管已衝到了相當的高度,卻已達臨界點,再不尋求突破困境,就會停在那裡。然而,欲尋求更加到位的表現,朝著職業性與「全歌劇」去發展,好像難度甚高,障礙重重,因為這不只是經費短缺的問題,更是觀念的問題 - 沒有意願、觀念,那可能有錢演歌劇?偏偏演歌劇又是很花錢的事情,即使是一部最平常的半歌劇,五十萬甚至上百萬已經是很保守的;如果是全歌劇,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國內由於一直缺乏專屬的歌劇演出場地,更沒有專職性的歌劇團隊,所以大部分歌劇的製作、演出,不只是半歌劇,而且是「半職業性的」- 受過歌唱、歌劇専業訓練的人員,卻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歌劇演出不可能成為他們的專職,頂多只是兼職而已。從幾十年前,開始有人演出歌劇以來,台灣的歌劇界一直到今天,還是處於這種半職業的狀態中;然而在這種「偶爾演一下歌劇」的窘境之下,不論是幾個公立的交響樂團,或是三、五個民間的「歌劇工作坊」,一直在困境中掙扎著,間歇的演出歌劇,還能夠衝出不錯的成績,實在是很不容易。
國內這種半職業性的半歌劇演出形態,儘管已衝到了相當的高度,卻已達臨界點,再不尋求突破困境,就會停在那裡。然而,欲尋求更加到位的表現,朝著職業性與「全歌劇」去發展,好像難度甚高,障礙重重,因為這不只是經費短缺的問題,更是觀念的問題 - 沒有意願、觀念,那可能有錢演歌劇?偏偏演歌劇又是很花錢的事情,即使是一部最平常的半歌劇,五十萬甚至上百萬已經是很保守的;如果是全歌劇,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繼續閱讀文章
演歌劇是在燒錢,然而卻不得不推展歌劇,因為它是整個音樂藝術不可或缺的一塊。台北、台中、高雄目前都有演歌劇的場地,然而我們卻不常看到歌劇的演出,聆賞歌劇對一般人是很陌生的事。想讓歌劇在國內生根、發展,只有蓋很好看的、很壯觀的場地是不夠的,那些已經花了許多錢的戲劇院、歌劇院,更須有專業人員去推動、去演出,讓它們持續、有效率的運轉,假以時日,才能形成演歌劇與聽歌劇的傳統。為達成這個目的,就不得不成立職業性的歌劇團隊,團隊中不只有負責舞台呈現的種種專職人員,還有專屬的歌者、合唱團、舞蹈團。不只歐美的一般公立歌劇院都是這樣運作,即使我們的近隣日本、韓國、中國,長久以來也這麼搞歌劇,我們再不跟上,就是落伍再落伍了。
由於沒有職業性的歌劇團隊,國內一些大學音樂系培養出來的聲樂人才,他們在畢業後,或者出國留學回來之後,幾乎都找不到能夠發揮所長的舞台;沒有舞台的歌者們,到學校去擔任教職,幾乎是唯一的謀生之道,偏偏職缺又是那麼少。如此為當老師而學聲樂,教出來的學生們又全都去搶當聲樂老師,是多麼浪費人才而奇怪的一個體制啊!成立歌劇團隊,讓聲樂的專家們有了舞台,有了目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國內卻好像是天方夜譚,遙不可及!
將半職業性提昇到職業性,逐漸擺脫半歌劇,使之成為全歌劇演出,唯有成立以歌劇院為基地的歌劇團隊,才能達成目標。如此從無到有的願景,相關的文化藝術當局是不會主動去做的,唯一的可能是必須靠音樂界人士積極的去爭取。令人樂觀不起來的卻是,這樣的觀念,甚至在國內的聲樂圈子裡都還很微弱。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孫清吉理事長曾經試圖推動,但似乎沒有得到相關單位正面的回應。或許大家經常被動、盲從慣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這樣看來,我就成了煽風點火的危險份子了。
*圖片為示意。Image by WikimediaImages from Pixabay
由於沒有職業性的歌劇團隊,國內一些大學音樂系培養出來的聲樂人才,他們在畢業後,或者出國留學回來之後,幾乎都找不到能夠發揮所長的舞台;沒有舞台的歌者們,到學校去擔任教職,幾乎是唯一的謀生之道,偏偏職缺又是那麼少。如此為當老師而學聲樂,教出來的學生們又全都去搶當聲樂老師,是多麼浪費人才而奇怪的一個體制啊!成立歌劇團隊,讓聲樂的專家們有了舞台,有了目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國內卻好像是天方夜譚,遙不可及!
將半職業性提昇到職業性,逐漸擺脫半歌劇,使之成為全歌劇演出,唯有成立以歌劇院為基地的歌劇團隊,才能達成目標。如此從無到有的願景,相關的文化藝術當局是不會主動去做的,唯一的可能是必須靠音樂界人士積極的去爭取。令人樂觀不起來的卻是,這樣的觀念,甚至在國內的聲樂圈子裡都還很微弱。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孫清吉理事長曾經試圖推動,但似乎沒有得到相關單位正面的回應。或許大家經常被動、盲從慣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這樣看來,我就成了煽風點火的危險份子了。
*圖片為示意。Image by WikimediaImages from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