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名振
打從我對音響產生興趣前,音響迷就把唱片稱為「罐頭音樂」。這比喻不啻是個神來之筆:把活生生的音樂演出封印在容器內,希望這演出在開罐後能盡量保存原有的風味或養分。只是有個問題:食用罐頭實在不需要太多技巧,這樣比喻讓音響迷的素養價值蕩然無存,而音響重播器材更立刻淪為了區區一個開罐器。你知我知,請來阿基師拿萬元級開罐器開罐頭,海底雞也不會華麗變身成黑鮪魚大腹的。
我覺得咖啡跟音響是更傳神的類比。我最早認識的是即溶咖啡粉、奶精跟方糖等配備,成年了才發現原來有研磨咖啡。開始自己買豆子回家研磨沖煮後,就對萃取過程產生興趣。久了以後我領悟到:萃取過程只能改變一部分風味,重點是要找到好的豆子與烘豆師;如果要掌控更好的風味,那就得如我一些強者朋友般,自己買生豆來烘豆。
聽音響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現代人一開始接觸音樂可能是從廣播或是電腦壓縮的影音串流,然後發現原來可以買唱片回來聽音樂更原始真實的風味,然後會研究播放設備的好壞與正確使用的方法。聽久了以後,知道原來唱片製作團隊非常重要,可能還會想要去現場領略一下那沒經過後製處理的音樂演出。
原始的音樂演出就像是長在樹上的咖啡豆,蘊含著無限可能的風味。製作人就像是採收、處理咖啡豆的莊園,他們以自己的品味見識,決定該採集那些音樂?如何採集?讓它呈現出最美的一面。有的選擇單點錄音、有的選擇多軌混音,就像是咖啡豆可以有日曬、水洗、蜜處理等做法般。後製過程則是烘豆,混音與母帶處理等過程,決定了最後我們買到的唱片的聲音風貌。
有許多人只需要每日早上一杯咖啡提神,用美式咖啡壺沖煮只需要花上幾分鐘,就可以取得大量的咖啡因來對抗一整天的疲憊,但咖啡迷可不是這樣:
光研磨就是一門大學問,要低溫研磨、要講究顆粒大小形狀、要講究是否篩粉;如果手沖,那麼濾紙要不要先浸潤?該用冷水還是熱水?要用V形還是梯形濾杯?要如何確保沖煮過程中溫度恆定?
水當然重要了,因為那是一杯咖啡的主要載體,所以水是否要過濾也會是選擇因素,而水溫到底要幾度決定了咖啡萃取酸味苦味的程度比例,反覆實驗才能有較佳解答。手沖的手法當然要研究,每個不同階段該從旁邊繞圈還是中央注水?該快該慢?把這些變因都研究透徹,也許,也許我們就有機會嚐到這款咖啡豆真正該有的風味。
大部分人聽音樂就像大部分人喝咖啡:捷運上處處可見的,是上班族或學生頭上的真無線藍芽耳機,能夠便利的取得音樂精神的交流以對抗日常生活的乏味,地位一如他們手中那杯拿鐵或美式咖啡。
音響迷要的可不只是這樣。從唱片的保存、播放唱片的設備選擇、喇叭擺設的位置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要講究。而真正製造出聲音的載體就是空氣(聲音就是空氣的震動)與電力(所有音響器材都是在調變牆壁上的交流電),所以空間處理重不重要?電源處理重不重要?這些都是不能輕忽的課題。
於是重點來了:咖啡迷做的這一切,能確保一定比連鎖咖啡店好喝嗎?答案是否,大有可能因為錯誤的手法而弄出一杯又焦又苦,還輸給便利商店的咖啡;就像音響迷勞心勞力勞財,也很可能弄出一個面目全非尖細扁平,還不如大廠桌上藍芽喇叭的聲音。
那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為的是什麼?就像咖啡迷們只是想要把咖啡豆中原來有的風味提取出來,得到口中鼻中能讓人心蕩神馳的感官體驗;音響迷也只為了追求能有機會萃取出一張唱片真正的極致意義:在演出時,在某地空氣中曾發生過的,那深深觸動人心的美妙聲響。
打從我對音響產生興趣前,音響迷就把唱片稱為「罐頭音樂」。這比喻不啻是個神來之筆:把活生生的音樂演出封印在容器內,希望這演出在開罐後能盡量保存原有的風味或養分。只是有個問題:食用罐頭實在不需要太多技巧,這樣比喻讓音響迷的素養價值蕩然無存,而音響重播器材更立刻淪為了區區一個開罐器。你知我知,請來阿基師拿萬元級開罐器開罐頭,海底雞也不會華麗變身成黑鮪魚大腹的。
我覺得咖啡跟音響是更傳神的類比。我最早認識的是即溶咖啡粉、奶精跟方糖等配備,成年了才發現原來有研磨咖啡。開始自己買豆子回家研磨沖煮後,就對萃取過程產生興趣。久了以後我領悟到:萃取過程只能改變一部分風味,重點是要找到好的豆子與烘豆師;如果要掌控更好的風味,那就得如我一些強者朋友般,自己買生豆來烘豆。
聽音響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現代人一開始接觸音樂可能是從廣播或是電腦壓縮的影音串流,然後發現原來可以買唱片回來聽音樂更原始真實的風味,然後會研究播放設備的好壞與正確使用的方法。聽久了以後,知道原來唱片製作團隊非常重要,可能還會想要去現場領略一下那沒經過後製處理的音樂演出。
原始的音樂演出就像是長在樹上的咖啡豆,蘊含著無限可能的風味。製作人就像是採收、處理咖啡豆的莊園,他們以自己的品味見識,決定該採集那些音樂?如何採集?讓它呈現出最美的一面。有的選擇單點錄音、有的選擇多軌混音,就像是咖啡豆可以有日曬、水洗、蜜處理等做法般。後製過程則是烘豆,混音與母帶處理等過程,決定了最後我們買到的唱片的聲音風貌。
有許多人只需要每日早上一杯咖啡提神,用美式咖啡壺沖煮只需要花上幾分鐘,就可以取得大量的咖啡因來對抗一整天的疲憊,但咖啡迷可不是這樣:
光研磨就是一門大學問,要低溫研磨、要講究顆粒大小形狀、要講究是否篩粉;如果手沖,那麼濾紙要不要先浸潤?該用冷水還是熱水?要用V形還是梯形濾杯?要如何確保沖煮過程中溫度恆定?
水當然重要了,因為那是一杯咖啡的主要載體,所以水是否要過濾也會是選擇因素,而水溫到底要幾度決定了咖啡萃取酸味苦味的程度比例,反覆實驗才能有較佳解答。手沖的手法當然要研究,每個不同階段該從旁邊繞圈還是中央注水?該快該慢?把這些變因都研究透徹,也許,也許我們就有機會嚐到這款咖啡豆真正該有的風味。
大部分人聽音樂就像大部分人喝咖啡:捷運上處處可見的,是上班族或學生頭上的真無線藍芽耳機,能夠便利的取得音樂精神的交流以對抗日常生活的乏味,地位一如他們手中那杯拿鐵或美式咖啡。
音響迷要的可不只是這樣。從唱片的保存、播放唱片的設備選擇、喇叭擺設的位置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要講究。而真正製造出聲音的載體就是空氣(聲音就是空氣的震動)與電力(所有音響器材都是在調變牆壁上的交流電),所以空間處理重不重要?電源處理重不重要?這些都是不能輕忽的課題。
於是重點來了:咖啡迷做的這一切,能確保一定比連鎖咖啡店好喝嗎?答案是否,大有可能因為錯誤的手法而弄出一杯又焦又苦,還輸給便利商店的咖啡;就像音響迷勞心勞力勞財,也很可能弄出一個面目全非尖細扁平,還不如大廠桌上藍芽喇叭的聲音。
那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為的是什麼?就像咖啡迷們只是想要把咖啡豆中原來有的風味提取出來,得到口中鼻中能讓人心蕩神馳的感官體驗;音響迷也只為了追求能有機會萃取出一張唱片真正的極致意義:在演出時,在某地空氣中曾發生過的,那深深觸動人心的美妙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