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說法】AI是否會成為下個世代的音樂家?——生成式AI創作與著作權法的對話 - MUSICO

【音樂說法】AI是否會成為下個世代的音樂家?——生成式AI創作與著作權法的對話

LOGO規範
眾博法律事務所
眾博法律事務所是由創所之所長許兆慶律師帶領多位熟稔中英文且具豐富實務經驗的律師團隊所組成,堅持以誠信、用心、專業及熱情之創立精神,持續深耕各領域之法律專業,同時支持人文創作與藝文產業,希冀可完美融合理性與感性,提供貼近藝術愛好者與創作人精神的法律服務。
37
6,934

【音樂說法】AI是否會成為下個世代的音樂家?——生成式AI創作與著作權法的對話

近期媒體報導,英國傳奇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在解散50餘年後,藉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稱AI)技術的幫助,於今年11月2日發表最後一首新歌〈Now and Then〉,讓披頭四的歌迷們感動不已!

〈Now and Then〉是由約翰藍儂(John Lennon, 1940-1980)於1978年譜寫並演唱試聽帶,在其不幸離世後,另外三名成員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 1943-2001)、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和林哥史達(Ringo Starr)曾嘗試想將歌曲完成,但因為當時的技術無法清楚提取並分離約翰藍儂的歌聲與鋼琴聲,只好暫時擱置該曲。直到2021年,執導披頭四紀錄片《The Beatles: Get Back》的團隊將AI技術運用於試聽帶上,才成功將約翰藍儂的歌聲與鋼琴聲分離,並得以保存約翰藍儂原始歌聲的清晰度和完整度,當試聽帶的問題解決後,再由保羅麥卡尼與林哥史達合力完成歌曲製作,最後順利讓〈Now and Then〉於今年11月2日問世。



然而,並不是所有利用AI技術完成的音樂作品都如此順利,尤其現在生成式AI大行其道,許多相關的著作爭議也隨之而來,例如近期,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對新興的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提起訴訟,主張該公司的聊天機器人未經其授權擅自截取歌曲內容,並透過AI技術生成「相同或幾乎相同的歌詞副本」,已有侵害其歌詞著作權的情形,引起一片譁然,同時,環球音樂也要求禁止Spotify、Apple Music等音樂串流平台使用翻唱的音樂。 時至今日,利用AI技術產出作品(包括音樂、文字、圖像)的情形已非罕見,但人的創作與透過AI生成的作品在法律上的評價相同嗎?AI的作品可能會取代人類的創作嗎?透過蒐集他人的著作訓練AI,再生成其他作品的行為是否可能伴隨著法律爭議?今天,就讓我們透過生成式AI產生音樂作品的過程與案例了解相關的著作權議題吧!


訓練生成式AI是否會侵害他人的著作權?

現行生成式AI產生音樂的技術多元,有透過生成式對抗網路技術(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或深度類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 DNN)訓練模型者(例如AIVA);也有使用擴散模型技術(Stable Diffusion)者(例如近期發表的Stability Audio)。然而,不論使用何種技術,為了使AI能學習並生成音樂作品,初期大多仍須要將相關的資料作品輸入資料庫,再透過資料庫的大量數據反複訓練AI,使其將相關特徵轉為模型,再根據模型演算產出結果。在訓練AI的過程中,如果有使用到他人的音樂作品時,是否就會侵害他人音樂作品的著作權?

過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財局)尚未針對生成式AI產生的「音樂作品」發表相關的函釋或意見,但對生成式AI產生「美術作品」的情形,智財局曾明確表示: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美術著作,如經AI藝術生成工具以人工智慧串接網路資源,透過演算法利用該等著作進行學習,可能會涉及「重製」他人著作的行為,除了符合著作權法第44條至第65條合理使用規定的情形外,均應取得著作財產權人的同意。

由生成式AI產生美術作品的情形可以推知,藉由輸入他人的音樂著作來訓練AI時,也可能涉及音樂著作的「重製」(即透過特定方式直接、間接、永久或暫時重複製作)。由於此類行為並非著作權法第44條至第63條明文規定當然構成「合理使用」的情形,故其是否會侵害他人的著作權,仍須透過著作權法第65條第2項規定的「合理使用」標準加以檢驗,檢驗標準包括:利用之目的及性質(利用者是否出於商用或營利目的)、被利用的著作性質、利用著作的質量以及其在整個著作所占比例(利用時是全部利用或只利用微小比例)、利用的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等(利用後的結果是否會損害原始作品的市場價值)。所以,針對「輸入他人著作訓練生成式AI的行為」是否為著作權法第65條第2項規定的「合理使用」,此一問題仍須依個案綜合判斷,目前世界各國對此問題亦尚無定論。

以本文開頭提到的披頭四樂團新歌〈Now and Then〉為例,製作團隊要利用AI技術分離試聽帶的人聲與鋼琴聲前,可能要先對AI系統輸入披頭四樂團的其他音樂著作,才能使AI理解並學習披頭四樂團的曲風,並區分個別團員的聲調,此一過程雖然會涉及音樂著作的重製,但因為新歌〈Now and Then〉的製作本來就是唱片公司及披頭四樂團的成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且發表前應已取得相關人員的授權,故此類利用衍生著作權爭議的可能性相對低微。


▲披頭四在解散50餘年後,藉由AI技術的幫助,於今年11月2日發表最後一首新歌〈Now and Then〉(圖|環球音樂 提供)


使用生成式AI產出的作品是否受著作權保護?

當生成式AI音樂經過訓練後,使用者即可透過輸入提示、指令或關鍵字的方式產出音樂作品。然而,透過生成式AI產出的作品,是否當然就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關於這個問題,我國主管機關與法院過往判決見解認為:AI的創作原則上不得享有著作權法的保護,但若AI只是單純作為創作者的創作工具使用時,則可例外由操作AI的自然人或法人享有著作權。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於2023年8月18日Thaler v. Perlmutter一案的裁決 中明確表示,以美國著作權法第102(a)的立法沿革觀察,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僅限於由「作者」創作的原創作品(original work of authorship),且過往美國的最高法院與各級法院也都認為,受著作權保護的「作者」必須是「人類」,否認自然力量、動物等其他對象為著作權法的「作者」。基於上開理由,該法院認為著作權法保護的範疇只限於「人類」的創作,應排除由機器自動演算而產生的創作。但同時,法官也指出,隨著藝術家把AI納為一種創作工具,並用以產生其他藝術作品,可能使著作權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隨著人類的創作力參與程度逐漸降低,未來的受著作權保護的著作應該要求人類參與到何種程度?又該如何判斷AI生成的作品是否具有原創性?都會是著作權領域的新課題。

在生成式AI技術迅速發展的現代,AI的創作是否可以和人類的創作等同視之?AI生成的音樂和人類創作的音樂又有何差別?生成式AI會刺激更多新型音樂的產出,還是導致人類創作者逐漸消極不願創作新的作品?在科技與藝術的界線逐漸模糊的現在,應該如何鼓勵創作,同時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實質深思。喜愛在音樂的世界中徜徉的你又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延伸閱讀

【音樂說法】AI執筆完成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AI的創作是否享有著作權法的保護?


本期主筆



蘇琬鈺律師
眾博法律事務所助理合夥律師
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學碩士




蔡孟昕律師
眾博法律事務所律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 image: Image by Tara Winstead from pexels.com
QueenVictoria_1000_380

推薦閱讀

noiseporn-JNuKyKXLh8U-unsplash

【音樂說法】「一鍵分享」音樂合法嗎?——談數位分享與著作權

23
7,911
2022.08.24 / 音樂說法/眾博法律事務所
現代網路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社群媒體分享喜愛的事物與生活點滴,而利用網路平台...詳全文
bird-g4b22c7915_1280

【音樂說法】「抄襲」還是「致敬」?——談著作權法下音樂著作「抄襲」的認定標準

24
9,336
2022.06.30 / 音樂說法/眾博法律事務所
現今的新聞媒體不時會報導某個音樂作品「聽起來很像」另一個音樂作品,而被認定有「抄...詳全文
podcast-g18d096a2c_1920

【音樂說法】品牌留下的「聲」刻「音」象——認識聲音商標

26
3,935
2022.05.19 / 音樂說法/眾博法律事務所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音樂與聲音,除了完整的樂曲以外,還有許多簡短而經典的旋律也會讓人...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