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自然與本土文化、窮盡精力找到屬於自己的語法,作曲家西貝流士
(1865~1957)不僅為芬蘭文化注入了豐沛內涵,更以強調精練的創作拓展
了二十世紀樂壇的品味。2016年音樂工作者吳毓庭走訪赫爾辛基、耶爾文
佩等作曲家生前定居之處,嘗試發掘創作者與生活背景之聯繫。當時滲透在
整趟旅程中的見聞與感受,終於在「與西貝流士散步」中緩緩浮升。
科利(Koli)國家公園*到了冬天,健行步道幾乎是沒有人的,走在森林裡,除了我腳下的積雪不斷出現新軌跡,所有動靜全被壓抑在雪地裡。爬上制高的瞭望台後,這樣的寂靜被放得更大:百公尺下的皮耶利寧湖(Lake Pielinen)泛著微光如瓷器瓶身,小島靜置其中連綴出淺綠的花紋。
然而,這樣的安靜在風起時會被徹底打破;這風大約六、七分鐘會出現一次,彷彿是從遠方的地平線之後開始醞釀,它的聲響最初細如呢喃,接著逐漸擴大超越管風琴在耳邊鳴響,湖泊周邊連成一片的樹群,沒有一區不被吹得頻頻搖晃。
受風時非常冷,但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漸強長音」在西貝流士樂曲裡可能代表的意義:那是風聲一次次摩擦過湖面、峭壁的聲響,更是一種寬闊的尺度,用來丈量西貝流士作品中巨大的空間感——在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開頭,單簧管演奏出沉鬱旋律時,定音鼓持續滾奏了長達十六小節的震音(trill),這樣想來,兩聲部的關係和我與風起的距離竟是如此接近。
這類的長音(或漸強長音)在《第三號交響曲》中仍所在多有,但與前兩首交響曲不太相同是,它們在這總有許多短小、簡潔的音型與之並行,可能是一個連續的四度音級進,可能是八個十六分音符組成的回繞線條,最後兩者會組成一種共生的織度:「恆定」的聲音融合著「變動」的聲音,並從開頭貫穿至結尾。
這種情形在前兩部交響曲中只是偶爾閃現,卻在《第三號》裡成為主軸。在第一樂章中,長音由絃樂、銅管、木管接力維繫,並置其上的主題則削弱了旋律性,改以跳動的短句發展模進或變形,兩者好像對應著「長存的風聲」與「樹的擺動」,成為「恆定」與「變動」的對照。至此,我感覺西貝流士捕捉「自然」的方法好像變了,變得更像芬蘭真實的地景,也變得更像芬蘭語中那枚難以翻譯的字:sisu,意指在艱困的環境裡,仍努力改變與向前。
科利(Koli)國家公園*到了冬天,健行步道幾乎是沒有人的,走在森林裡,除了我腳下的積雪不斷出現新軌跡,所有動靜全被壓抑在雪地裡。爬上制高的瞭望台後,這樣的寂靜被放得更大:百公尺下的皮耶利寧湖(Lake Pielinen)泛著微光如瓷器瓶身,小島靜置其中連綴出淺綠的花紋。
然而,這樣的安靜在風起時會被徹底打破;這風大約六、七分鐘會出現一次,彷彿是從遠方的地平線之後開始醞釀,它的聲響最初細如呢喃,接著逐漸擴大超越管風琴在耳邊鳴響,湖泊周邊連成一片的樹群,沒有一區不被吹得頻頻搖晃。
受風時非常冷,但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漸強長音」在西貝流士樂曲裡可能代表的意義:那是風聲一次次摩擦過湖面、峭壁的聲響,更是一種寬闊的尺度,用來丈量西貝流士作品中巨大的空間感——在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開頭,單簧管演奏出沉鬱旋律時,定音鼓持續滾奏了長達十六小節的震音(trill),這樣想來,兩聲部的關係和我與風起的距離竟是如此接近。
這類的長音(或漸強長音)在《第三號交響曲》中仍所在多有,但與前兩首交響曲不太相同是,它們在這總有許多短小、簡潔的音型與之並行,可能是一個連續的四度音級進,可能是八個十六分音符組成的回繞線條,最後兩者會組成一種共生的織度:「恆定」的聲音融合著「變動」的聲音,並從開頭貫穿至結尾。
這種情形在前兩部交響曲中只是偶爾閃現,卻在《第三號》裡成為主軸。在第一樂章中,長音由絃樂、銅管、木管接力維繫,並置其上的主題則削弱了旋律性,改以跳動的短句發展模進或變形,兩者好像對應著「長存的風聲」與「樹的擺動」,成為「恆定」與「變動」的對照。至此,我感覺西貝流士捕捉「自然」的方法好像變了,變得更像芬蘭真實的地景,也變得更像芬蘭語中那枚難以翻譯的字:sisu,意指在艱困的環境裡,仍努力改變與向前。
繼續閱讀文章
《第三號交響曲》確實是西貝流士渴望改變之作,相較於前兩部洋溢「極限」、「延展」等晚期浪漫精神,《第三號》不僅縮小篇幅,僅有三樂章,他也縮減了編制,反豪華的配器而行。由於作品著重的是主題、聲部之間的處理,而非音響上的刺激,他自忖或許會無法滿足觀眾需求,後來在1907年首演時,這部作品果然因為許多人期待的是另一首「第二號」,而未能獲得聽者一致青睞,馬勒聽聞後特別安慰他:「每一次新的嘗試總是會失去一些因為之前那些作品而喜歡你的人。」
這樣的改變也許是作曲生涯的偶然,也可能是在成名後,心境有所不同。「自然」對西貝流士而言,恐怕已經不再是年輕時,要奮力自芬蘭史詩《卡勒瓦拉》中挖掘的主題,相反地,「自然」逐漸以較之過去更為緊密的方式與他的生活結合在一起。1904年,也就是他動筆開始寫作《第三號》的那一年,他與妻子艾諾從赫爾辛基舉家搬遷至耶爾文帕(Järvenpää)。這個小鎮緊鄰圖蘇拉湖(Lake Tuusula)聞名,一家人就定居在湖畔,受樹林和農田圍繞。艾諾喜愛種花、種菜和水果,西貝流士則幾乎每日都要去林中散步,往後無論作品是大受歡迎或迴響一般,在這寧靜、少有變動的環境中,西貝流士一步步完成了他ㄧ生共七部交響曲、十六部交響詩的創作。
從芬蘭回到台灣後,我才在整理照片時發現,其實走去瞭望台的路上,並不是真的毫無聲息,只是這個細節是我在更熟悉西貝流士後才發現。
當時所有的樹都掛滿了積雪,它們經由無數的枝葉相連,最後形成一幅無盡展開的滴畫,而就在這畫裡,枝枒抗衡著雪落,在一切就要被雪覆蓋的處境裡維持住生意;那畫面單調得只有雪和樹,卻完整體現出了「自然」的平衡,以及西貝流士口中形容《第三號》末樂章的那句——「混亂思緒中的結晶」。
*科利國家公園(Kolin kansallispuisto)位在芬蘭東部卡瑞利亞地區,西貝流士曾多次來此度假。
延伸閱讀:感官的救贖、靈魂的鬆綁:音樂家與食物的親密關係(上)之留戀香檳生蠔而忘卻舞台的西貝流士
這樣的改變也許是作曲生涯的偶然,也可能是在成名後,心境有所不同。「自然」對西貝流士而言,恐怕已經不再是年輕時,要奮力自芬蘭史詩《卡勒瓦拉》中挖掘的主題,相反地,「自然」逐漸以較之過去更為緊密的方式與他的生活結合在一起。1904年,也就是他動筆開始寫作《第三號》的那一年,他與妻子艾諾從赫爾辛基舉家搬遷至耶爾文帕(Järvenpää)。這個小鎮緊鄰圖蘇拉湖(Lake Tuusula)聞名,一家人就定居在湖畔,受樹林和農田圍繞。艾諾喜愛種花、種菜和水果,西貝流士則幾乎每日都要去林中散步,往後無論作品是大受歡迎或迴響一般,在這寧靜、少有變動的環境中,西貝流士一步步完成了他ㄧ生共七部交響曲、十六部交響詩的創作。
從芬蘭回到台灣後,我才在整理照片時發現,其實走去瞭望台的路上,並不是真的毫無聲息,只是這個細節是我在更熟悉西貝流士後才發現。
當時所有的樹都掛滿了積雪,它們經由無數的枝葉相連,最後形成一幅無盡展開的滴畫,而就在這畫裡,枝枒抗衡著雪落,在一切就要被雪覆蓋的處境裡維持住生意;那畫面單調得只有雪和樹,卻完整體現出了「自然」的平衡,以及西貝流士口中形容《第三號》末樂章的那句——「混亂思緒中的結晶」。
西貝流士第三號交響曲►
*科利國家公園(Kolin kansallispuisto)位在芬蘭東部卡瑞利亞地區,西貝流士曾多次來此度假。
延伸閱讀:感官的救贖、靈魂的鬆綁:音樂家與食物的親密關係(上)之留戀香檳生蠔而忘卻舞台的西貝流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