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雲集的「名家系列」一直是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深受好評的音樂會系列。藉由邀請擁有豐富國際演出經驗的指揮家、獨奏家共同參與,擴展臺灣樂迷的音樂視野。10月6日星期五晚上,TSO特別邀請瓦倫西亞交響樂團(Orquestra de Valencia)首席指揮暨藝術總監里柏瑞契(A. Liebreich)策劃一場充滿故事性的音樂會。在這場演出中,TSO除了要演奏孟德爾頌(F. Mendelssohn)的《仲夏夜之夢》選曲和史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的《火鳥》組曲(1919年版),更將於臺灣首演當代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 Adams)的戲劇交響曲《雪赫拉莎德2》(Scheherazade.2)。
▲指揮里柏瑞契(圖|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美國作曲家亞當斯是當今世上最受尊崇的作曲家、指揮家及作家。被視為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代表人物之一,亞當斯音樂中豐富、輝煌的音響及作品背後深刻的人文精神,使他在音樂界佔有獨特的地位。亞當斯的許多創作都反映了他對社會的觀察,像在1987年完成的歌劇《尼克森在中國》(Nixon in China),正是以美國總統尼克森(R. Nixon)1972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題創作的。2002年,他為美國911襲擊事件的受難者創作了給管弦樂團與合唱的作品《論靈魂的輪迴》(On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2005年則以研究核子武器的曼哈頓計劃為背景創作出歌劇《原子博士》(Doctor Atomic)。亞當斯不斷透過作品碰觸、探討國際事件中的人道精神。
亞當斯的《雪赫拉莎德2》創作於2015年,靈感來自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Institute du Monde Arabe)在巴黎舉辦的一場展覽。該展覽介紹了阿拉伯地區自古流傳的民間文學《一千零一夜》(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的歷史,以及這個故事幾個世紀以來的演變。這個古老的故事建立於女性在父權社會遭受壓迫的基礎上。故事中的波斯國王,每日皆會迎娶一名少女,並在翌日清晨將其殺害。聰慧的雪赫拉莎德為拯救無辜的女子,選擇嫁給國王。她在夜晚向丈夫講述精彩的故事,每每講到最精彩處時,天也剛好亮了。國王為了繼續聆聽故事的後續,因而不忍殺她。在講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後,雪赫拉莎德感動了國王,並與他白首偕老。
對於這個故事,亞當斯曾表示:「雪赫拉莎德之所以倖免,是因為她的才智。她不斷取悅兇殘的丈夫,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事情。」亞當斯也認為,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仍然有許多雪赫拉莎德,像是2011年在埃及解放廣場的「穿著藍色胸罩的女子」(The Girl in the Blue Bra),以及無數遭到宗教狂熱份子攻擊、處決的女性。而這樣令人不安的性別不對等,不只在中東,其實在世界各地皆可以看到。為了闡述平權的意識,亞當斯決定創作一首以雪赫拉莎德為主角的戲劇交響曲。他覺得自己多年的好友——小提琴家喬瑟芙維琪(L. Josefowicz),體現了現代雪赫拉莎德擁有的堅毅特質,因此特別在這部作品中以小提琴獨奏代表這個角色,以及她所象徵的女性能量。
A:為了真實地演繹角色,我盡可能地用「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融入雪赫拉莎德。我讀了不少關於女性主義的著作,書中的女人們勇敢起身反抗男人和社會。我也讀了介紹偉大女性的書籍,像是俄羅斯女皇凱薩琳二世(Catherine the Great)、聖女貞德(Joan of Arc)等。當然,我也研究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人物,試圖感受雪赫拉莎德的勇敢、進取及毅力。